第1节 (第2页)

作者:春温一笑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您听听她这哭声,多有气势!”

一位眉清目秀、妇人打扮的青年女子扑到床前,眼中含着热泪,又是惊喜又是欣慰的说道。

产妇已是折腾了一天一夜,精疲力尽,再难支撑。“女孩儿。”

她又喃喃了一句,连看看婴儿的力气也没有,杏眼微合,朦胧睡去。

这是一间颇为讲究的产房。产床由上好的酸枝木制成,床头镶的是檀香紫檀,纹理细腻,色泽沉静,高贵优雅。床上的被褥、婴儿的襁褓,都备极华美。

就连备着给婴儿煎脐带的剪刀,也是专门打造的小银剪刀,又好看,又好用。封闭、舒缓的产房中,每一件物品都是费尽心思的,无一不精。

这间讲究的产房,位于邓家祖宅东北角。邓家祖宅,是会亭最讲究的宅院。虽然邓家人长居京城,会亭老家依旧是宽阔敞亮,雕梁画栋,轩昂壮丽。

邓家长辈全在京城,如今在祖宅主持家务的是胡妈妈。胡妈妈是邓家世仆,年约四十余,头上挽着规整的贺髻,身穿锦缎夏衫,肤色白皙,面目温婉,观之可亲。此刻她正站在产房门口,含笑看着刚刚出世的小女婴,若有所思。

被邓府请来接生的,是会亭资格最老的接生婆陈婆。陈婆利落的把孩子包裹好,递给等候已久的胡妈妈,笑着奉承道:“到底是贵府,虽说是个姐儿,哭声也是响亮不凡。”

胡妈妈抱着才出生的小女婴,矜持的笑笑,“辛苦了,多谢。”

抬眼示意,身边一位相貌机灵的小丫头笑着送上锭黄澄澄的金子。陈婆两眼放光,颤抖着接过来掂了掂,这,这没有六两也有五两,金子啊,这可是金子!

乡下地方,见惯的大多是铜钱,连纹银都少见,更何况黄金?陈婆在会亭也算见多识广的人物了,乍一见着这锭金子,也被晃花了眼,狠命夹着腿,唯恐喜出屁来,冲撞了贵人。

陈婆陪笑说了无数巴结讨好之语,胡妈妈微微一笑,“大晚上的,天气又不好,你也不容易。敝宅添人进口的喜事,请热热的喝杯酒。”

吩咐小丫头“烫上酒来,让她喝两杯暖暖身子再走。”

这大户人家的行事做派,不能让干喝酒,怎么着也要有两个下酒菜吧?陈婆乐呵呵道了谢,跟着小丫头走了。产妇折腾的不轻,陈婆也跟着劳累许久,正想喝一杯解解乏。

怀中的小女婴“哇啊-哇啊-”

的哭个不停,胡妈妈低头微笑,“很委屈么?哭成这样。”

虽说是个姐儿,虽说身份……有些不尴不尬,到底是邓家的姑娘,前程尽有。邓家,如今已是世袭罔替的抚宁侯府,烈火烹油,鲜花着锦。

邓家老太爷邓永,伟躯貌,顾盼有威,早年从军,征战宣府。因战功卓著,升迁至三千营指挥使,兼领神机营。成化元年荆、襄盗乱,邓永领兵平叛,大胜。彼时新帝方才登基不到一年,大喜,论功封为抚宁侯。

成化六年,北元阿罗出部犯延绥。邓永佩靖虏将军印,率领八万大军和阿罗出在开荒川决战。阿罗出大败,天朝军队追击至牛家寨,阿罗出为流矢射伤。捷报传回京师,论功,予世侯。

“你姓邓,抚宁侯府的正经姑娘,大少爷头一个孩子,往后福气大着呢。”

胡妈妈是邓家大少爷邓麒的奶娘,哄起孩子来自然得心应手,耐心的拍着哄着。婴儿不知是哭累了,还是被拍的舒服,抽噎了几声,小眼皮渐渐合上,睡着了。

“是个听话的好孩子。”

胡妈妈怀中抱着婴儿,心中暗暗叹息,“方才听你的哭声,妈妈吓的半死。又是委屈又是不平,好像要造反似的。姐儿,你往后要听话,知道么?你这么个身份……不听话可不成。”

这会儿功夫,丫头、婆子们早已轻手轻脚把产房整理的干干净净、清清爽爽。不过,如果仔细去闻,还能闻着淡淡的血腥味。

胡妈妈走近产床,看看沉睡的产妇,柔声吩咐守在床边的青年妇人,“英娘,你也累了许久,去歇会子。这里自会有人照看,放心。”

英娘抬头看着胡妈妈,下意识的抓紧床单,口吻客气而坚决,“多谢妈妈体恤,我不累。妈妈有所不知,我家小姐最怕打雷,我要陪着小姐。”

胡妈妈微笑,“如此,请便。”

这英娘到邓家也有快一年的功夫了,还被大少爷配了个邓家的小厮,却始终信不过邓家,让人没辙。

奶娘是早已备下的,姓花,白白胖胖的,奶水多。胡妈妈把婴儿交给眼巴巴等在一旁的奶娘,“姐儿醒了,便给喂奶。”

奶娘忙不迭的答应了,小心翼翼把女婴抱了过来。

“阿青,阿朱,你们守着少奶奶。阿碧,你跟着奶娘,姐儿有个什么,速速报我。阿丹去吩咐灶上,火不准停,少奶奶若醒了,热汤热菜随时摆上。”

胡妈妈交代完诸事,深深看一眼熟睡的“少奶奶”

,转身离去。

“外面电闪雷鸣的,妈妈您小心着些。”

机灵的丫头阿兰殷勤上前,替胡妈妈披上雨披,撑着伞,一路迎着风雨走到厢房。等到了门口,伞已经变了形,再也用不得。

厢房里坐着位妙龄少女,鹅蛋脸,皮肤雪白,眼睛大而温柔,整个人宛如天上明月般皎洁澄澈,美丽动人。见胡妈妈进来,她满脸陪笑站起来行礼问好,“胡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