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节 (第1页)

作者:春温一笑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老人家年纪大了,可生不起这个闷气。”

乔嬷嬷悄悄抽身出来,叫来一名小内侍吩咐了几句话,小内侍恭敬的答应,去了晋王府传话。

晋王、晋王妃带着小聪聪来看望太皇太后。小聪聪已有五个月,白嫩光滑的小脸蛋上嵌着两颗黑葡萄似的大眼睛,漆黑灵动,天真无邪。他脾气很好的样子,不管见了谁都会认真的看上好一会儿,然后给一个大大的笑脸。他也很好动,不管见了什么东西都要伸手摸摸,若是合他心意,还会放到嘴里咬。

太皇太后见了小聪聪,满腹牢骚、不快一扫而空,亲手抱过来,十分亲呢。小聪聪照例盯着她看了半天,那目光真是专注认真,心无旁骛,好像全世界只剩下眼前这张面孔。看了一会儿,他咧开小嘴笑,露出一对才长出的、小小的新牙,可爱极了。

太皇太后被他笑的酥酥软软,“小聪聪,乖孩子,我是曾祖母啊,小聪聪知不知道?”

青雀凑过去教小聪聪点头,“小聪聪,你知道这是曾祖母,对不对?来,我们知道你不会说话,你点点头就好了。”

太皇太后、乔嬷嬷等人都摒住呼吸,看着小聪聪。你真能听懂话呀,会点头?那你可是小神童了!

青雀循循善诱,晋王站在不远处郑重的做了个示范,小聪聪很有默契的跟着学,连点头的样子都跟晋王很像。

太皇太后乐呵呵,乔嬷嬷等人很适时的拍马屁,殿里响起一片惊呼声,“大哥儿真聪明啊,才五个月,便认识曾祖母了!

小神童啊,真是小神童!”

太皇太后听着宫人们夸奖小聪聪,好像三月伏天里喝了冰镇酸梅汤似的,浑身舒畅,笑口常开。

乔嬷嬷看着太皇太后脸上的笑容,心里暗暗松了口气。您是天底下最有福气的老人家了,您真应该天天这么乐呵啊。

太皇太后手上戴着一个罕见的红玉手镯,这红玉手镯颜色红的像火,像鸡血,而又晶莹剔透,造型流畅完美,非常珍贵。小聪聪眼睛尖,玩了一会儿便看见那红玉手镯,口中“啊啊”

着,两只小手准确的抓了上去,牢牢抓住不放。

“我曾孙子真是太有眼光了!”

太皇太后大乐,“小聪聪看上这镯子了,对不对?曾祖母手上啊,可就属这镯子最值钱啊。”

眉开眼笑的取下来,递到小聪聪手里,让他随意玩耍。

青雀忙声明,“祖母,他可是逮着什么摔什么。”

晋王浅笑,“无妨。祖母,您身边站着位身手敏捷的女将军,小聪聪若想摔镯子,她一准儿能接住。”

红玉手镯珍贵归珍贵,太皇太后哪会放在心上,乐呵呵笑道:“摔了便摔了,有什么呢。小聪聪若是乐意摔,多拿几个过来,给小聪聪摔着玩。”

乔嬷嬷嘴角抽了抽。上等红玉啊,拿着银子都没处买的好物件儿,给小聪聪摔着玩?

小聪聪两只小手抓紧红玉手镯,口中好奇的“啊啊”

着,灵动的大眼睛盯着那抹血红,毫不犹豫的往嘴里塞去!

手镯大,他的嘴巴小,塞也塞不进去,他有点着急,下死力气咬,可是他只有两颗才长出的小牙,哪咬得动啊。

招来一片笑声。

小聪聪诧异的抬头看了看,这么多人在笑啊,笑什么笑,有什么好笑的?看了一圈,又低下头专注的咬,好像镯子非常之美味似的。

太皇太后心软成了一滩水。

“去什么辽东?”

太皇太后冲着晋王、青雀抱怨,“你们不是喜欢宁夏么,怎么又改辽东了。依祖母说,你们别净在这些地方胡闹,江南鱼米之乡挑个异常富庶的,才是正理。”

除皇帝之外的孙子一定要就藩,太皇太后知道这是祖制,实在不能违背。可是,藩地有好有坏,挑个富庶的地方悠闲度日不行么,辽东苦寒,又有虏患,难不成阿原这亲王成了守边之人。

“我有过誓言的,要终身抵御胡虏。”

青雀讨好的笑着,“再说了,辽东的蒙古人、朱里真人很可恶,不把他们撵的远远的,连京城都不得安宁。祖母,我们身为皇室成员,不能只享受百姓的供奉,却不做一点实事啊。”

所有的宗室都只要富庶封地、占良田、占美女,一点贡献不为这个国家做,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作者有话要说:作者很不喜欢辫子,所以一有机会,就会让笔下的正面人物出师辽东,驱逐蒙古和女真。

YY啊,只有小说能让人这么YY。

☆、第148章大帽子

太皇太后是位很好糊弄的老人家,阿原和青雀几句甜言蜜语一哄,也就由着他们了,“阿原也乐意去?向往已久?那去吧,去吧,横竖你们这身份,坐在城中指挥即可,不必亲自上阵。”

青雀笑的很甜美,“祖母说的是,我们没有一点危险,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