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节 (第1页)

作者:滚来滚去的团子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

不怕王爷怪罪,何大人的家眷就住在城中宅院里,没有外出,唯一一个老娘,因为要静心礼佛,倒是搬出去别院而居,草民早着人去看过,一切如常,也问过邻舍,别说不正常,最近就连生人上门的都没有,实在是不像是被人拿住了的模样啊。"

易北转着手中的瓷杯,沉吟半晌。

"

这可奇了。"

谢老爷长吁短叹,只是当着易北的面,不好直骂这些个朝廷当官的各个烂了良心,只知道捡有权有势的巴结,一点都不念旧日情分。

"

这不是办法,若是林臻挑拨离间之计,谢老你这么想,可就真的中计了,为今之计,谢老待明日何大人空出来,还是亲自去问上一问,有什么疑意误会,当场开解了也就好了,免得自己思前想后,反而堕入奸人计策之中。"

这种事情只管问,问得越详细越好。

以谢老爷的多疑和他对郡守的了解,郡守越是不承认,他越是会觉得郡守的演技炉火纯青。

都是混久了的,谁还会去听别人嘴巴里面讲出来的东西?

都是要看到实打实的证据的。

至于何大人愿不愿意把自己的暗线都交托出来给谢老爷看个明白,那就要看他自己的手里干不干净了。

当了这么久的父母官,易北才不相信,何大人手里会真的干干净净,一次都没有坑过谢老爷。

易北说得公正严明,没有偏颇,其中推心置腹之意十分明显,谢老爷越发感慨,连连称谢。

易北又和他说了些最近王妃的听佛院中开支较大,家具打造房屋修缮各个都是要花钱的,便从钱庄支得有些多,一边说还一边掏出账本,要和谢老爷算明细。

谢老爷哪里肯在这些小事上让易北看清,连连推辞,最后干脆夺过帐本直接放在桌上,人赶紧起身告辞,无论易北如何挽留,都跑得毅然决然,连头都不回。

"

王妃那边怎么样?"

许都从房梁上飘下来,易北似笑非笑的看着谢老爷落荒而逃的方向,随口问起江梨。

许都从怀中掏出小小锦匣一只,双手奉与易北。

"

娘娘一切安好,托属下将此物交给王爷,嘱托务必王爷亲启。"

第134章夜会

江梨带给易北的也是好消息。

锦匣里装的是一个古朴的竹节小碗,碗里只装着晶莹洁白的一小撮盐。

另附书一封,江梨上言,近日为配新香,翻阅古书,其中提到有煮盐之法,顺带翻了翻,又让工匠改良些许,使费比平日煮盐减半,且盐质洁白细腻,还请王爷不要嫌弃,务必笑纳云云。

易北览毕,合上书,和许都笑了笑。

"

王妃在那儿过得可好?"

这个问题在自己刚下来的时候易北就已经问过一遍了,许都莫名其妙,又原样回答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