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节 (第2页)

作者:岭南春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苏小月先前弄到不少艾草,村里的人都喜欢用这个熏蚊子,家家备用,反正山上也多的是。

熏起艾草,门窗都被关紧,刚才进屋的时候还听到嗡嗡的声音,熏了艾草后,声音就没了。

苏小月接着来到屋外透气,就见方家的人都回来吃晚饭了。农忙也差不多了,方家的人却依然很忙。

种了水稻和大豆,先前跟着一起下种的棉花地和黄豆地都要除草、捉虫。

农田里的事情只要种了作物,一年四季都没得闲下的时候,只有不是那么忙的时候。

方二福回来的时候,就交代两儿子准备出去做小工。

在永丰县有一条大运河,隔镇上不远,村里许多年青人长年累月的在运河上做苦力,一天下来也有十文钱,不包吃的。

反正庄稼人吃食都简单,早上在家里吃了去,带上一些煮熟的豆子,下午就吃这个填肚子,回来后若没吃饱,再跟着吃一点。

镇上给人建房子搬运货物的活计也有,但没有运河那边的多,做得长久。这次两儿子要去做苦力,一做就是一个月不成问题的活计才行。

老大方亮听了,没说话,刚把农忙忙完又要去做苦力,日日如此月月如此年年都如此,心里有些疲惫,没有吭声。

老三方平却没什么,他还靠着做苦力赚钱还青叔的钱,于是答应的很爽快。

方二福见老大不吭声,看了他一眼,语气低了一点,说道:“咱们家也没办法,老四聪明,会读书,明年秋试若是中了举人老爷,咱们家也跟着一起享福,你们现在是苦了些,以后就舒服了。”

老大听到秋试的事,没怎么想就答应了,家里有个秀才郎,他们家在村里也能抬得起头,家里也不用缴税,还免了两兄弟的徭役。

老四从屋里出来,显然是听到方二福的话了,望着两位兄长很是歉意,这下老大再没有别的想法。

一家人吃饭时看到苏小月一家三口悠闲的坐在一起,特别是看着方河的精神越来越好,方二福脸色晦暗不明。

苏小月不喜欢跟方家人说话,带着孩子准备进屋,没想方二福端着碗过来,一边吃一边向苏小月问道:“老二媳妇今天上山取了蜂蜜,怎么不拿出来给我们喝一些?”

说着往屋里瞥了一眼。

苏小月没想到方家人还记挂着那点蜂蜜,她今天跟梁氏可是说得很清楚,怎么方二福又提了起来。她看着方二福一脸的横肉,想起上次他动手时的场景,苏小月很想拿菜刀暴粗口的冲动。

不待苏小月暴粗口,方河发话了,他目光注视方二福,说道:“爹,山上蜂蜜是有,大家都可以上山去采,为儿他娘冒着危险上了山,采下的蜂蜜本应该是她的,她愿意给谁喝就给谁喝,爹和娘何必要斤斤计较呢。”

方二福一生横蛮,却最怕方河的眼神,这个二儿子被他赶出门十来年,回来后那气势比当初有增无减,更加凌厉了,连他凶恶的眼都不敢与之对视,这会儿被他一说,心里明明有气却发作不得,憋着一张脸通红,许久才说道:“就算不给咱们喝,那家里的读书郎可不能少,他成日里识字,费脑,你们作为哥嫂的,也不能太自私了。”

苏小月不知怎么说方二福好,应该是整个方家的人,这父母偏心偏到这般地步,养着个小的,一心只希望他成才,其他孩子却当牛来使唤,连底下的孙子们也不管了,一切都以读书郎为重。

方伟长身而立站在狼吞虎咽的兄弟面前越发显得鹤立鸡群,他不紧不慢的说道:“二嫂也不容易,爹,您就别说了,我无碍。”

以退为进了,苏小月望向方伟时,就见他也正看着她,被小叔子这样奇怪的目光盯着有点发毛。

方河没出声,方二福被方伟这么一说也不好再开口,却把目光瞪了苏小月一眼,一副你吃了要去死的模样。

苏小月抱着孩子直接进了屋。方河自己掌握着轮椅也跟着进去了。

屋外传来梁氏骂声,却是对着几个孩子,骂他们不懂事,吃独食,自私自立等等,这不就是在指槡骂槐么。

今天若不是有方河在,肯怕一点蜂蜜也能引起方家人大战。

苏小月躺在床里边,一点声音也没有,方河知道她委屈,伸出长臂把一大一小揽入怀中,手掌在她头发上揉了揉,安慰道:“再等一等,咱们就搬出去。”

苏小月不想他为难,应了声“好”

,靠在男人怀中,心里一下子就踏实了,方二福那横蛮劲也影响不了她的心情。

赵家做了桌椅送过来,还顺带做了几个小板凳,苏小月连材料算在内给了四十文钱。小板凳算是送她的。

家里有桌子了,苏小月很高兴,以后吃饭就有地儿了,不像方家几人老喜欢蹲在地上各吃各的。

苏小月上山捡柴的时候,顺带砍了几朵蒲葵回来,方河见了,奇怪的看着她。

“做蒲扇,晚上太热了,可以扇风。”

方为都要长痱子,她最近用艾草煮水给他洗澡,略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