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节 (第1页)

作者:岭南春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换了衣裳的苏小月,只有走路的时候胸口有些吃痛,至少外表是看不出来的。

袁氏细细打量了她一眼,见没有什么,放下心来。

“月儿以后还是别跟着去送菜了,我看着你这一胎显得更加笨重些,得好好养着。”

袁氏拉着女儿的手坐下。

跟怀小嫣嫣时没有什么两样,若不是今个儿受惊,也不会这个模样,袁氏这么说也是心疼她吧,苏小月于是点了点头,反正事情已经办好了,以后也放了心。

两人坐下吃饭,吃了饭在院内走了走,袁氏跟着苏小月出来,母女两聊起天。

袁氏笑着说道:“你知道么,方虎家的老三家睛六月嫁人不说,家盛也在夏季成亲,两家都挑了好日子。”

苏小月错愕,这些日子只想着建酱坊去了,没去关注邻居们的动静,正月的时候曾听齐有玉说过有媒人上门为方家盛说亲,当时说她婆母不着急,想先给方家晴挑个好夫家,没想这么快就成了。

袁氏果见苏小月不知道,便道:“家晴这门亲事呢不是村里的媒人说的,还是机缘巧合成的事。那时正月刚过,她大嫂齐氏传出喜讯,一家人高兴,家晴便跟着钱氏去镇里银楼定做一把长命锁,大的当时家里困难没能办到,小的这个正逢去年家里赚了银子,于是便生了这想法。”

“到了镇里的银楼,正好伙计走开,站柜头的是少东家,年纪约十□□岁的样子,没想跟钱氏一起去的家晴被人家看中,当即派人上门提亲来了。”

“还有这样的事?”

苏小月眯眼笑了起来。

“是啊,说起这个,钱氏非常高兴,人家在镇上开银楼,有好几代了,是家传的手艺,生意极好,家里在镇上还有院子,听说打算成婚后,那少东家准备去县里开一家银楼,镇上的这家就留给爹娘打理,有着那一门手艺,那县里的生意只会更好,况且最要紧的一点是人家家里只有一个儿子,倒是有几个姐妹,这次家晴嫁过去,生下两个儿子,定然把新妇捧在掌心里疼着。”

苏小月也替他们高兴,想不到方家晴还有这样的巧遇,真是姻缘天注定。

“那家盛怎么样?”

苏小月好奇的问。

“家盛也不错啊,那门亲说起来还跟方大业家大媳有点沾亲带故呢,隔壁李家村的,是李全秀的表亲,听说家里打豆腐的,两位兄长专门挑豆腐上周围村里卖,家里有现钱,日子过得不错。”

“你知道的了,花氏最喜欢看人,对方家里条件好,姑娘养得圆润,弄不好娶进门一年就能怀上孩子,就像花氏家老二媳妇一样。”

苏小月忍不住笑了起来,今天总算有一件舒心的一事,她问道:“不会是花婶子帮着去看了不成?那媒人是全秀?”

“花氏的确陪钱氏一同上李家村看了一眼,那姑娘长得圆润,就是略胖了些,不过身体是绝没问题的,钱氏看得很满意,家盛听说后还曾偷偷去看了一眼,回来后眉开眼笑,显然也是中意的。”

“李全秀倒没有在中间走动,是村里的媒人说来的。钱氏听到是李家村的才跑去问花氏。”

两人一边说着一边来到树下躺椅中坐下,抬头望着天上的满天繁星。

“那虎叔家里今年要干两件喜事呢。”

“是啊,两个都定在六月,日子错开,挑的都是最好的日子。”

夜里回房里睡时,方河已经躺下了,苏小月脱了外衣,从方河脚边爬进床里边去,堪堪躺下,一双长臂就卷了过来。

苏小月还没有躺稳就落入他的怀中,她挣了挣,根本就挣脱不开。

“倒是一个没心没肺的,还有心情跟娘聊半宿的天。”

☆、第106章。

方河的声音在苏小月头顶响起,听到这话苏小月不高兴,她从他怀中挣扎透了口气,不小心牵扯到胸前的伤口,忍不住嘶了一声。

方河的手还是松开,垂首准备要帮她检查伤口,苏小月瞪了他一眼,无济于事,他的手已经摸到衣襟上了,熟门熟路的剥开她的衣裳,胸前一凉,转眼已经剥光,苏小月要捂胸,方河直接囤出一只手来捉住她的手腕,睥了她一眼,道:“我没有你想的这么龌蹉,你这个模样我还会动你不成,我以前才老是受伤,所以对这些伤口有几分了解。”

苏小月窘红了脸,闭上眼睛不看他。

方河借着微弱的烛光细看了伤口,倒是没有流血,药膏也在,过两日能结痂,就是不知道会不会在这洁白的肌肤上留下疤痕,他不由的看着那挺翘的乳。首,目光移不开了,他咽了咽口水。

苏小月见他许久未动,睁开眼睛,就见他望着她的胸前正发呆,不是说不动心的么,这么赤。祼。祼的望着又是什么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