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节 (第2页)

“不说。”

阮程氏低着头开始做帽子。“明志娘说,有个喜事,是什么喜事?”

“大嫂有什么喜事呢?”

阮永氏见婆婆转了话题,便没有再说什么。

阮刘氏显然有点缓不过来,一时间没有说话。阮于氏见状便笑着说。“我托娘家人,给业浩探探亲事呢,这不,昨儿我娘家嫂嫂过说,有了个信。”

“哪里的姑娘?”

阮永氏问着,又说。“这还真是件好事呢。虽说不能立即办喜事,可以先说着,待明年再来操办。”

这会阮刘氏也缓过神来,喜滋滋的接话。“知根知底呢,就是明志娘村里的,姑娘十六,身量好,性情好,家里的兄弟姐妹也和善,就是肤色黑了些,是个爱笑的好姑娘。我昨儿傍晚跟业浩提了两句,见他没露什么情绪,这是有点意思呢。”

“准备啥时候相看相看?”

阮永氏想着,要是业浩这回能说准,大嫂也能了了桩心事。

“是这么想的。想着,先让业浩过去看一眼,要是觉得行呢,就不声张,就让明志娘家人过去打声招呼,待来年开春末那会儿,就可以把亲事订下来。”

毕竟二妯娌才刚过世,动静不宜太大,阮刘氏才想了这么个法。

如果二儿子中意这姑娘,先打声招呼,待缓上几个月,再好好的张罗这事。要是一点动作都没有,老老实实的待到了春末再出手,说不定姑娘就成别人家媳妇了。阮刘氏自认,家里的情况还算不错,好歹还有个秀才女婿呢,明年子善要考举人,要是中了,这亲事就更好说话些。

阮永氏点着头。“这样好,业浩这回要是中意,你就一身轻松了。哪像我,底下俩个还小着呢。”

“说什么轻松不轻松。”

阮刘氏笑笑,低头做着针线活。“等到了明年下半年,可以慢慢的给业山寻摸起亲事来,娘你说呢?”

“嗯。他这刚没了娘,你们当伯娘婶子的得替他张罗张罗。”

阮程氏慢悠悠的说着。

阮永氏本来就是这么想。“自然得这样,娘你放心罢。”

冬日里的太阳早早的就落了山,没了暖暖的阳光晒着,寒风微微吹拂,明显的觉出了冷意。阮永氏拿着针线笸箩出了老屋,到隔壁曲家坐了会,差不多就是能张罗晚饭。

阮业山领着三个孩子还有条狗,听着胡大夫讲完故事,迎着寒风往家去。

老屋的厨房里,阮刘氏婆媳俩在整治晚饭,阮程氏也在张罗晚饭,阮业山进灶锅没空,他就先洗洗切切,做好准备工作。

“你准备到镇里开个饭馆?”

阮程氏听到老伴念叨了嘴,见业山在,便问了声。

阮刘氏婆媳俩没插嘴,认真的整治晚饭,却也竖起耳朵听。

阮业山虽有点讷闷,嘴里却应着。“对。娘总盼着我能在镇里开个店子。”

她好风风光光的在村里显摆。

“你才学了一年手艺能行?”

阮程氏问。

“差不多都能张罗,就是口味火候差了点,这一年里,我慢慢练习着。”

阮业山心里有章程。

阮程氏见他有主意,眉宇舒展了几分。“我手艺虽一般,也有几道能拿出手的菜,你要愿意学,我就教给你。”

“让奶奶操心了,我愿意跟着学。”

阮业山怎么可能把老人的心意往外推。

“我先教你道红烧野兔。赶明儿到山里逮只野兔回来。”

阮业山二话没说就应了。

阮刘氏和阮于氏不着痕迹的对视了眼。婆婆(奶奶)这变化可真够大的。

次日清晨,忙完家里的琐碎,阮业山带着俩个弟弟去了趟曲家。业青和业康任他说破嘴皮子,还是想跟着他,粘他粘得厉害,他心里清楚,这是娘突然离世的原因。

“借小灰小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