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节 (第2页)

“呆着呆着她就会习惯,再过个几天,她应该会好受些。”

“想想也对。”

夫妻俩回到家后,恰巧小悠悠饿了,正哇哇哇的哭着呢,胡大夫着急的都想抱着孙女出门找人。

“小坏蛋,一点饿都经不住。”

阮初秀捏了下闺女的鼻子,抱着她进屋喂奶。

胡大夫还在说着话。“悠悠这么小,懂什么事,饿了肯定要吃,吃不到肯定会哭。跟别的孩子比起来,悠悠还算听话,多好带。”

“对啊,跟她娘似的,爱笑,容易哄。”

曲阳没有跟着进屋,站在外面和胡大夫絮絮叨叨的唠着。

洗三的时候,阮如秀陈子善夫妻俩大清早的就来了阮家。大房办洗三,场面可比曲家办的洗三要更加热闹,人都多了一倍不止,明显可以看出来,很多都是冲着举人老爷的面子去。

人这么多,一人一句,声音不大,也相当的见嘈杂。

阮初秀和曲阳抱着悠悠直接坐进了西厢屋里,这边人少点,连呼吸都显舒畅些。

阮业山托着曲阳帮忙买两只小狼狗,常榕过来时,将这事跟他说了说,他又特意回了趟县城,带了两只普通的小狼狗回来,不如小灰和小黑,跟胖墩却是相差不远。

阮业青和阮业康兄弟俩高兴坏啦,自有了这岔事后,阮业山待曲阳夫妻俩就更亲近了些。这不,知道他们俩个抱了悠悠来老屋,就喊着他们过去西厢坐,屋里桌上摆着凉茶温开水还有蜜饯果子等。

小悠悠现在小,不认生,谁都能抱住,只要冲着她说话,也甭管是不是跟她说话,她都会咧着嘴笑,笑的一脸乐呵,小模样好看极啦。阮业山这会就是抱着小悠悠,低头冲着她说话。

别看小丫头才几个月大,还有点……怎么说呢,要说不懂吧,她好像又懂点,好看些的人抱着她,她就笑的跟吃了蜜似的,能一个劲的乐上好久好久。阮业山长的俊,说话也好听,不急不徐,小丫头就挺喜欢被他抱着。

待到开始洗三时,阮初秀他们才起身站到了院子里,长辈都得添盆,阮初秀和曲阳跟爹娘商量过,给一百二十文,算是月月红,一般也就够数,要是关系好情分深,可以再添点物件,比如银饰品等。

阮业兴夫妻给小悠悠添盆时,给的就是六十文,再加一对手镯。阮永氏将钱翻了倍,是想着女婿比较会挣钱,大方点总归是好的。

这添盆呢,也是有规矩的,得按着顺序来。阮如秀夫妻俩是亲姑姑亲姑父,他们添盆添在阮初秀夫妻俩前面。阮家其余孙辈都没成亲,没成亲,就不用添盆,有自家长辈添着就行。

所以,阮如秀夫妻俩和阮初秀夫妻俩,恰巧是一前一后。

阮如秀夫妻俩送得是六百六十六文钱,还添了两样银饰,一个如意锁一对手镯。这添盆可不轻,回头如秀生娃时,当大舅子还得稍稍回厚点才能行,否则,说出去不好听。

阮业兴没想到,小妹和妹夫会送这么重的添盆,有点儿发愣。等小妹生孩子时,怎么着也得回近二两银子的添盆才是,想着他手心就有点发汗。

阮如秀哪里会想这么多,她原本就不是个周全细致的人。听着周边一阵阵的夸奖,她笑得眉目生花般的好看,再怎么掩饰,眼角眼梢还是露了点得意。

众人好话跟不要钱似的,夸了一句又一句,热热闹闹的说了好一会,苏婆婆觉得差不多,开始接着往下唱,唱下一对要出来添盆的人。

十里八村的风俗跟别的地方略有不同,洗三时,长辈们给孩子的添盆,接生婆只能拿钱的半数。也就是说,添的银饰得完全归孩子,剩下的钱呢,算算总数,送一半给接生婆。

要说以前呐,阮家三房的初秀是完全没法跟阮家大房的如秀比,简单点来说,一个是天一个是地。

偏偏世事难料啊,阮初秀嫁了个好丈夫,日子过得别提有多幸福,村里人哪个不感叹,阮家三房的大闺女的命真好,正应了老话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又暗暗的看着,阮家大房的小闺女会嫁个什么样的人家。

阮初秀命是好,没想到,阮如秀的命也是真好啊,竟然嫁进了陈家,陈秀才还中了举人,如今已然是举人老爷的娘子。要说姐妹俩哪个更有福,细细数着,还是初秀命更好点,她生了孩子啊,虽然是个女娃。阮如秀就差了点,成亲一年多连个动静都没呢,往后会怎么样还真不好说。

别说村里头把目光搁在这姐妹俩身上,时不时的对比两下,就是附近的几个村里,闲来无事坐着说八卦时,也会把这姐妹俩拎出来说说。主要是,她俩嫁的男人,罕见的优秀呢!

这种嚼舌根子,实则并非带着恶意,就是人骨子里的习性在作祟,有人的地方就免不了这事儿。

眼下阮如秀夫妻俩添了这么重的盆,恰好下一个就是阮初秀夫妻俩,这时候呀,众人又免不了开始嘀咕着,含笑望向阮初秀夫妻俩,带着调侃揶揄等看戏的心情。

“同样是姑姑,初秀夫妻俩准备添点什么?”

人群里,好事的笑嘻嘻的嚷了句。

完全是把众人的心声给嚷了出来,大伙看热闹不嫌事大,旋即就讨论了起来,嘻嘻哈哈的。

阮初秀才不把这点子起哄放在眼里呢,她笑着回道。“我们地里刨食的庄稼汉,哪里能跟举人老爷比,跟着规矩走准没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