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节 (第2页)

“娘,爹呢?”

阮初秀进屋问着。看了眼针线笸箩。“娘,你注意点眼睛,别总是做针线活计。”

阮永氏听着闺女的念叨,心里头慰帖的很。“我刚刚歇了,才拿起来做呢。你爹带着业成业守往河边去了,说有几天没吃鱼,逮几条鱼吃。”

“啥时候回啊?”

阮永氏将泡好的茶端给闺女和女婿,拿出花生搁桌上。“咋?有事儿?有的话,可以去河边喊他们回来,吃过午饭就去了,这会应该快回来了。”

“是有点事。”

阮初秀回着,看了眼丈夫。“要不,晚点过来?”

“啥事?不能跟我说?”

阮永氏好奇的问,打量了眼闺女和女婿,试探着问。“你们的事?”

曲阳摇着头。“我们没事,说的是业守读书的事,刚刚业山过来,说想送业康进镇里读书,我们想问问要不要把业守一道送去,俩人正好有个伴。”

“这事啊。”

阮永氏蹙起了眉头,想了想。“读书可不是一天两天能行,也不是一年两年,这既然送了,就得读出个名堂来,要是读个一年两年的,也没什么出息的话,还不如就只识点字,咱们小门小户的,也就足够。”

阮初秀清楚母亲的心思。“娘。胡爷爷也说,业守读书很有灵气呢,要是好好学着,将来说不定能挣个出息来。钱这方面,我和阿阳哥商量着,我们挣钱不难,送业守读书还是绰绰有余。”

“还有个原因。”

阮初秀见母亲想说话,赶紧出口。“是这么回事,万一我们后面生了个小子,还得让业守给他先开开蒙呢,让他在家里学点,沾沾点书味儿,等再进学堂时,学起来就容易些。”

阮永氏听着后面的话,到了嘴边的话又咽回了肚里,想了想,想了又想。“这事,等你爹回来,咱们再细细讨论着?”

“娘。万一,我说如果业守真的能考个功名,你看呐,我们挣钱也不难,还得置田置地是吧,要是业守不说多了,倘若他考上了秀才,那咱们得省多少的税收啊,这可都是钱呐!”

阮初秀又忽悠了句。“娘,事情得往长远点想,我觉得这买卖划算。”

阮永氏听着顿时乐了起来,白了眼闺女。“你当做生意呢,还这买卖划算。这是由你说的算的?这得看老天,你以为考功名这么容易,咱们十里八村的,这么多年下来,祖祖辈辈读书的有多少,考上功名的又上多少,有出息的有几个?这么算下来,也就子善是个读书命。”

“说不定,咱们阮家沾着姐夫的文曲星光呢。”

阮初秀腆着脸笑嘻嘻的接了句。

这话她也就随口说说,没想到,阮永氏听着却是眼睛亮了起来。“对啊,咱们老阮家的孩子,都多少辈啦,从没见哪个会读书,可咱们这辈里,看看这些小辈,大房的明志,二房的业康,三房的业守,灵气都足着呢,阮家三个房头,一个都没缺,这碗水端得多整齐啊。”

“不行不行,我得找大嫂说叨说叨这事。”

阮永氏有点激动。“业康和业守去镇里读书的话,就不能把明志缺了。说不定,沾着文曲星的光,咱们老阮家也能出几个读书人呢。”

光想想整个人就飘了起来,跟做梦似的。

阮初秀和曲阳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阮永氏,跟梦游似的,带着一脸梦幻般的笑,飘飘然的飘出了屋。

“哎哟!”

阮初秀回过神来,目瞪口呆的看着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