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节 (第1页)

作者:九月轻歌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皇后先让人赐座,语气温和地询问几句,之后言归正传:“这段日子,幸亏有你鼎力相助,推荐了名医,睿王妃的胎象才安稳下来。事关子嗣,睿王妃对你满心感激,求皇上与本宫给你些赏赐,本宫自然同意,昨日与皇上说明此事,皇上亦赞同,册封你为丹阳县主,享丹阳一县食邑。来人,宣旨。”

香芷旋连忙跪地接旨,心里还是有些惊讶的。本朝有几位出自高门的县主,但是只挂着个名头的居多,真正享食邑的不过一两个,并且如今都是一把年纪了——那些都是太后生前做的事情,是为了安抚或拉拢一些臣子才有的举措。

这好处哪是袭朗轻描淡写的那句“一点儿好处”

?他这到底是把睿王逼到了什么份儿上,才让皇后、睿王妃、三公主百般斡旋得到了皇上同意,给了他这样大一份厚礼?

是的,她从开始就知道,自己只是因为袭朗获益,单凭出身,一辈子都不可能争取到这种益处。她能为他的做的,不过是打理家事,安心养胎,好端端生下孩子。

想到孩子,心念就是一转。幸亏预备了护膝,幸亏不是头三个月的时候了,不然这跪来跪去折腾几次,不至于动胎气,却一定会让她累得不轻。

内侍宣读旨意的间隙,她就一直这样胡思乱想着。等到内侍笑着让她接旨,她才敛起心绪,恭声谢恩,双手接过旨意。

三公主即刻到了她身边,将她扶起来,“好了好了,总算是把这件事了了,不用跪了。唉,早知道让你遭这份儿罪,就该想个别的由头。这是有喜的人,谁架得住这么折腾……”

她兀自抱怨着,越说越生气,意识到皇后又气又笑地看着自己,这才住了嘴。

香芷旋由衷道谢,语气里透着感激。这女孩子没有食言,从她到宫里至现在,都在照顾着她。

皇后则是深凝了香芷旋一眼。年纪轻轻的,突然得到了这样大一份恩宠,竟是分外平静,从头到尾不见喜色外露,意态仍是那样恭敬内敛。

女儿跟人家才不像,完全是南辕北辙。

她笑着端了茶,对香芷旋道:“好了,你身子骨不方便,本宫就不留你了,早些回府歇息。”

于香芷旋而言,这才是莫大的恩典,行礼谢恩告退。离宫时,三公主又是亲自送到了宫门外,还问道:“有没有不舒坦?你可别忍着啊,不舒坦的话,先去我宫里歇歇,我把那个卢大夫给你请来。”

香芷旋忙笑道:“没有,不是那么娇气的人,殿下只管放心。”

三公主松了一口气,“好啊,那你快些回家吧。等你来年生了娃娃,我再去你府中看看你们母子——眼下我要收敛些,免得父皇看我不顺眼又骂睿王——他现在什么事都能迁怒到我哥哥头上,先前几次要不是有那样一个原由,我跟嫂嫂是不敢离宫走动的。”

香芷旋失笑,“好啊,到时妾身在府中恭候殿下。”

三公主又叮嘱几句,这才原路返回。

回程中,香芷旋倚着大迎枕闭目养神。倒不是因为疲惫,是秋乏。脑子里想的最多的是袭朗。

这个人,这个人啊……

一想到他,她唇角就不自主地微微上扬。

他倒是公事私事两不误,官场上收拾人之余,还给了她一个不会被任何人小觑的身份。

认真分析之后,她猜测这件事应该与他弹劾睿王吃空饷那条罪名有关——别的都能含糊其辞暂时敷衍过去,这罪名他要是抓着不放,睿王的日子不知要有多难受。

皇上骨子里是重武轻文的人,吃空饷这种事,他一定不希望子嗣染指,一旦染指,便会真正失望。如今一再和稀泥搁置睿王被弹劾一事,不过是害怕事情证据确凿,不愿意承认他看重多年的儿子混账胆大到了这程度——既然吃空饷的事都做得出,贪墨军饷、与将领来往肯定是板上钉钉,那都是忌讳,便是太子,也不敢如此。

说起来,太子是袭朗负伤时才奉命探望,之后才逐步走动,他可没在袭朗征战时与其来往,更别提染指军务军饷这种事了。

袭朗握着睿王这把柄,正宫几个人慌成这样甚至强加给了她一份功劳,也算是情理之中吧。

这段日子,他与蒋修染你来我往地商议正事,常常会带着酒气回房,自顾自去更衣洗漱,她要帮忙,他总是指着她,“离我远点儿,熏着孩子怎么办?”

她鼻子都要气歪了——喝完想起孩子了,早干什么去了?

既然知道,你倒是别再继续喝了啊——第二天继续喝。

什么人哪。

正事拖拖拉拉的还没商议完,蒋修染和袭家存的陈年好酒倒是被他们喝空了一坛又一坛。说是酒友吧,又总争执不下,说不是吧,又每天坐在一起喝大半天。

打量自己什么好身子骨呢,她傻呵呵帮他调养,刚见好他就忘了前两年多难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