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章献明肃皇太后 > 第461章 萧太后4

第461章 萧太后4 (第2页)

作者:十里木樨林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稗将。

当宋真宗收到王继忠写来的信,又惊又喜;方知王继忠未死。

王继忠信中大意是“臣尝念昔乡面辞,亲奉德音,唯以息民止戈为事……”

表达了南北共同的心声。

但宋真宗对契丹议和的真实程度半信半疑,经与大臣商议;在给王继忠的手诏中还是表达了和谈的意思。

为了增大议和的筹码,宋真宗把亲征地点定在澶渊;并派出曹利用携国书及给王继忠的手诏赴契丹行营议和。

但曹利用到达大名时,守将孙全照对契丹的议和诚意产生怀疑;留下曹利用。

澶渊位于黄河之滨,南城在河南岸,北城居河北岸,彼此有舟桥横跨河上相通。

只所以选择澶渊,也是有目的的澶渊在历史上以会盟而闻名,并且宋真宗亲征之日“日抱珥,黄气充塞”

司天官解释为“宜不战而却,有和解之象”

此时的契丹萧太后,得到南院大王耶律善补奏报;说宋真宗遣使馈赠王继忠“弓箭,密请求和”

萧燕燕诏令王继忠与宋使会面,商议和谈之事。

但辽军并没有停下南侵的脚步,进抵到澶州(澶渊)城外三面合围;造成强大的声势,同时令王继忠打通与宋和谈的渠道。

王继忠又一次托宋将石普转送给宋真宗密信,谁想石普派出送信张皓误被南下辽军擒获。

萧太后与辽圣宗闻知,亲自接见张皓;让他携带宋真宗所赐王继忠的手诏副本直接去大名府,以催促曹利用来辽营商谈议和之事。

但判天雄军王钦若等人依旧怀疑,不遣曹利用出城。

这里的补充一点王钦若试图说服宋真宗逃亡长江以南的建康,被宰相寇准严厉痛斥;一不做二不休,寇准干脆动用自己的权利将王钦若配天雄军。

王钦若不让曹利用出城,萧太后便命王继忠再起草一封密信;令张皓送至宋真宗行营称曹利用被留于天雄军(大名府),请宋天子“自澶州别遣使臣至北朝议和好事,免致缓误”

宋真宗接到王继忠密信,诏书给王钦若;督促曹利用与张皓共往辽军大营议和,并再下一道诏书赐王继忠,让他转告萧太后燕燕,派人去大名迎接曹利用。

与此同时,辽先锋大将、萧太后堂侄萧挞凛带少数亲随到澶州城下观察地形。

在城头上的宋威虎军军头张瓌,动射程甚远的床子弩,射中萧挞凛额头坠马,被手下抬回营帐,因伤势过重,当夜就死了。

萧太后非常悲痛,以其子萧排押接位萧挞凛的职务;向宋通利军起攻击,一战而下通利军(今河南浚县),也是对宋的一种施压。

曹利用几经折腾终于到达澶州城外的契丹大营。

史载曹利用谒见萧太后时,萧燕燕与亲信汉臣韩德让并坐于驼车之上;辽圣宗与其他大臣将领分行别坐。

萧太后在车轭上搁置木板,上面放了食器;让曹利用坐于车下饮食。

众人边食边讨论议和之事,但彼此分歧较大;萧太后燕燕便遣左飞龙使韩杞持国书与曹利用入澶州城中,面见宋真宗决议。

和谈最大的争议就有关“关南”

土地的归属(系指瓦桥关、益津关、淤口关以南的十个州,是当年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的一部分;被后周周世宗柴荣夺回。萧太后始终要夺回关南),故萧太后要求宋朝归还关南故地(王继忠写给宋真宗的第二封信,就有“关南乃其旧属,恐难固守”

等语,表明染指关南,是和议的一个重要条件)。

而北宋君臣在关南归属上绝不让步。可以“岁给金帛,助其军资”

萧太后基本认可,便又让王继忠会见曹利用;表达“南北通和,实为美事。今本国国主年少,愿意以兄礼事南朝主”

,并且谈及一些细节。

经过三轮谈判,萧太后接受了宋每年给辽绢二十万匹,银十万两的议和条件,双方达成以实际占有领土划界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