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章献明肃皇太后 > 第466章 不做武则天1

第466章 不做武则天1 (第2页)

作者:十里木樨林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太后听完,不明白什么意思,问“爱卿吟了白居易的三诗,可这……”

晏殊说“这三诗,是白居易以诗歌形式,自报俸禄和家产。丁大人当年曾言以唐诗了解前朝兴衰,察我大宋官风民情。丁大人系两朝重臣,倘若贸然去核对家产,实在不妥,而且太后仁慈也不忍。可若不核对,又无法洗脱丁大人受贿罪名。因此臣想,何不让丁大人效仿先贤,哪怕不用作诗,就自报下俸禄和家产后,再去核对。丁大人以为如何呢?”

丁谓看着晏殊,不吭声了——明摆着是要查抄我家产,可听上去却好像周全,多为我着想一般。我说不知道,可俸禄是明的,能推算;我不报,可我却是凭答唐诗飞黄腾达起来的;我耍赖让别人也报,如今哪个官员干净?那不明摆着得罪所有大臣,恐怕更没好结果……这个晏殊,我小看他了!

于是太后下懿旨由晏殊负责核对丁谓家产。丁谓党羽都怕引火上身,不敢阻拦。就这样,一代奸相丁谓倒台了。从唐诗开始,以唐诗结束,也算得到了一个另类的圆满。

萧太后、武则天、慈嬉太后是人们相当熟悉的中国女皇,宋真宗时期的皇后刘敏也许比较“冷门”

;几乎被史学界遗忘了。

许多说史作品和资料宁可记录拱手相让大宋江山的谢太后和高太后,也不肯说说很有戏剧性经历的中国古代女性和颇有积极历史贡献的宋后刘敏。

刘敏出身卑微,进宫后做了真宗妃子;可她不能生育。

那个时候皇妃没有生育能力,特别是没有男孩是很难保住地位的;更不要说当皇后。

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真宗皇上的几个儿子先后夭折;刘敏抓住时机,从尼姑庵请来李兰惠软硬兼施。

李兰惠不负众望给宋真宗生了皇子赵受益,即位历史上着名的仁慈皇上宋仁宗。

然而宋仁宗之所以能成为仁慈皇上,与刘太后和杨淑妃从小言传身教不遗余力的教育、培养是分不开的。

刘敏顺理成章地做了宋真宗的皇后,宋真宗宾天后她辅佐赵受益登基,开始垂帘听政。

为了保住皇帝对自己的欢心,武则天等都要经常守在皇帝身边;刘敏没有那么做,是如何控制了皇帝的心的呢?回答有二

(一)北宋盛行黄白术,也许,刘敏深谙此术的吧。妩媚不足以成事,刘敏必须是很诱人的。她能满足皇帝的需要,还能掌握培养小皇子的时机,更能得到皇帝自内心的爱情,实现了“此时无人胜有人”

(二)刘敏坚持对内对外都要稳定展的基本方针。寇准等着名功臣仍然习惯于大宋建国时期的方针,借口刘敏出身寒微,反对刘敏登台,上谏不成,就计划让太子监国,推翻或谋杀刘敏。

刘敏很机警,识破和粉碎了这个计谋。她的主张符合当时的历史需要,得到了皇上的支持和信赖。

不管如何,寇准是失败了;这是刘敏的机会。

刘敏当了皇后,可以说手段比萧太后和武则天更“阴”

,也可以说是更“合法”

和更“高明”

武则天上台,宫内外大臣结成联盟,企图推翻武氏天下;阴谋失败,武则天几乎把所有的人都投入监狱或处死,只留下了才女上官婉儿等极少数人。

跟武则天以恶治恶不同,刘敏是以善治恶。她没有处死密谋的人,而是贬斥了主要领,量才起用其他的人(譬如李迪等参与密谋的大臣),做到君臣释疑、共事宋室。

宋太祖防止别人“黄袍加身”

的削权政策巩固了新政权,同时埋下了咸口不言和言必伤人的危机。

刘敏的人事政策感动了很多人,消除了这个危机。

武则天重用亲友,有“酒色财气”

四关保护裙带。

刘敏反其道行之,在一次封赏仪式上,刘敏让大臣们把自己的子女亲朋的名单报上;大家以为是要择优提拔纷纷上报,名单列的长长的能包括的全包括了。

刘敏把名单挂在自己的卧室,名为“百官公卿亲族表”

;有人推荐某某当官,刘敏就查看那张表,除非证明有奇才,列入者基本不用。

刘敏还搞了“约束子弟诏”

,要大臣百官带头教训子女亲朋,奉公守法,对违犯者严惩不贷。

不少大臣对此耿耿于怀,但刘敏的政策深得人心,取得了天下的信任,没人敢随意篡改旨意和搞土皇帝政策。

刘敏时期,“政出宫闱”

,却“号令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