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鹅的三国 > 第九十章 隆中道上

第九十章 隆中道上 (第2页)

诸葛亮也阔步走过去,身高八尺有余的他器宇轩昂,龙骧虎步,喝斥:“尔等在做什么!”

一名溃兵面露凶相捉刀在手正要叫骂,身边伙伴拉扯一把:“这是黄承彦女婿!

蔡府君的外甥女婿!

快走!”

这伙伴说完一手提刀,一手提打包的衣服团转身就跑,其他溃兵不分先后一起就走。

强硬的几个溃兵见状也不逗留,跟着大伙一起就跑,深怕被诸葛亮堵住去路。

稍稍安抚这些被打劫的百姓,也问不到有效信息,诸葛亮只能继续往山外走。

又越过一条山沟,拐过山道,就看到汉水南岸舟船相连,各种小船、竹筏太多太多了。

“尔等何人?”

山道右侧,驻防警戒的一队荆州兵远远喝问。

可能是诸葛亮的气度不凡,带头军吏态度和善,更多的是警惕和审视。

诸葛亮双手交叠持麈尾羽扇拱手屈身行礼,对迎上来的军吏说:“某琅琊诸葛孔明,居此山中,听闻山外有变,故来一看。”

“原来是孔明先生。”

军吏当即摆手示意后面卫士收起矛戟:“先生不知,我等追随公子在博望坡大破贼将夏侯惇,获其书信,竟不想蔡瑁通敌,阴谋作乱!”

“竟还有此等事?”

诸葛亮面露惊诧:“公子何在?”

“就在营中,孔明先生可是要去?”

见诸葛亮点头,军吏转身就选出五名士兵:“你们护送孔明先生去大营。”

“有劳。”

诸葛亮抱扇拱手,军吏也急忙回回应:“不敢。”

七八里路程,诸葛亮靠近舟船围成的粗糙营地,就见一面面同样粗糙的青竹大旗插在营垒。

相隔二三十步就是一面,青竹杆,二尺二寸宽的粗帛书写‘蔡瑁谋反’、‘奉令讨贼’等等之类文字。

别说普通吏民,诸葛亮粗一看,都有些迷糊。

襄阳方面更进一步的明确态度表出来之前,谁敢进攻刘琦?

大营门口处,诸葛亮静静等候通传。

就见一名骑士沿着隆中、襄阳道路轻驰而来,直入大营高声呼喊:“报!

万山叛军溃退!”

万山不大不小,比汉水高四十多丈,直径两三里,位于隆中道路、汉水南岸之间。

位置紧要,可地势平缓,无险可守。

这时候营中许多吏士纷纷去看正东方向,就见万山之上立起一杆杆很长的青竹。

青竹旗杆之上,是泛白原色粗帛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