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鹅的三国 > 第一百六十六章 良种繁育

第一百六十六章 良种繁育 (第1页)

长安城,临近重阳节。

清晨天色泛白时,黑熊揭开军帐走出抬头看天穹时呼出一口白气。

见天色晴朗,他才揉着鼻梁眼角走向最近的伙房区域。

这样的伙房食堂区域,城中足有三十六处。

两万五千多人丢在长安城里,真的连点水花都无。

人多力量大,废墟清理、重修进度很快。

王莽篡汉之际,长安城、咸阳附近就井水苦涩,如今二百年过去,地下水也没能恢复。

所以目前吃喝引用的还是浐水,这是河水,你永远不知道河水上游会泡着什么。

哪怕你住在山脚下,山上泉眼汇聚下来的溪流也是一样的。

四五里的溪流,你不去检查,你还能趴在溪边饱饮甘甜的山泉溪水。

如果顺着溪流检查,就会现里面泡着枯枝烂叶、蛤蟆之类,还有兽群粪便之类。

这也是黑熊名义是第一次节制这么多的人口,所以迁移长安后第一道军令是‘禁绝生水令’,以河水阴虫致病为由,禁止直接饮用河水。

军队聚集后的传染病防治,仅次于军纪。

随后又划分驻屯区域,清理城中骸骨,修葺废墟。

废墟往往只是坍塌,房屋主体结构还在,重新修葺只需要清理垃圾,重新上房梁、铺草帘、盖一层厚土即可。

不求好看,只求冬日能居住。

每一处屋舍修复,不管宫室大厅还是低矮民居,都会建设火炕。

只是火炕造好后,要么长期通风等待阴干,再要么就要塞满柴草,猛火炙烤才能烘干水分。

前后五天时间,前天才修复、建造第一批火炕,昨日填塞燃料点燃,所以还要等几天才能烘干。

火炕引燃后持续提供燃料,热量多数会辐射在屋内,从内烘干屋舍的潮气。

而现在对干燥屋舍最急迫的不是人,而是清理废墟时挖出的各种竹简。

对此黑熊……其实并不关注。

嘴上最重视文化的那些人,破坏、删改文化时就越的冷酷狠厉。

几乎不合心意,就给你统统烧了。

有点像园丁,看着是爱护园林的,可对园林植株下手最狠的就是园丁。

牛羊才能吃掉几口?

只是抢救挖掘典籍,是建设官学的重要一步。

重视教育,是刻在骨子里的。

在这个统一的大目标下,城内的军队、俘虏、辅兵乃至是羌胡仆从军,都能挥汗如雨,努力工作。

为了保证他们的工作热情,自抵达长安以来,粮食补给就非常的充分。

今日早餐时,黑熊就翻阅陈震的粮食转运数据。

好在恐怖的秋霖雨季已经过去,渭水已从暴涨、湍急状态趋于正常。

各县也从临战自守状态解除,人力可以投入粮食转运中,能持续向长安运输粮食。

运粮这么重要的工作,目前只能交给陈震一个人来负责。

黑熊吃着糜子粥,翻阅各类军书,不时捉笔批示。

他没有足够的文秘团队,军书文件都是批示后原件送回去;而非誊抄后入档。

此刻恨不得将自己劈成两個,一个留在长安,一个巡视关中各县。

不能着急,先整编长安的军队;遣散后,自己有一个冬天的时间巡视各种各县。

吃完早饭,黑熊骑乘阴干马巡视城中各处工地。

大部分区域只是为了清理废墟获取木材、竹简或石料砖块,只有小部分区域是重建区域。

长安城太大了,没有全面修复的人力和物力,修复好后,也缺乏那么多人口。

所以这次修复的目的,就是为了接下来开展的官学。

不管典籍修复、誊抄,还是未来学生入住,都需要舒适的生活环境。

也不怕这两万多人不肯尽力,但凡家中有适龄子弟的,一个月后都可以来长安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