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再见公孙卓 (第1页)

作者:鹅卵石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卧牛村,山上下来的山洪冲垮了农田,连续的大雨也泡塌了几处房屋。好在洪水下来的时候是白天,只是家毁了,人却没有亡。

这个时代村子几乎都是一家一姓之人,看见亲人受了难,大家都会伸出援手,不用人命令,村里的村老就会组织青壮年去进行清理,老弱则负责做饭,做些力所能及的。

公孙卓他们家本就是外来的,只能住在村子的最后面,洪水来的时候,全家的家当都被洪水冲走了,其他东西倒是无所谓,就是祖父辈积攒好几代的书,都没有了。

阿斗来到卧牛村的时候,公孙卓正皱着眉头卖力苦干,家没有了,他年轻倒是无所谓,老母亲刚刚病愈,又受了惊吓,再有个风吹草动的可真是穷途末路了。

阿斗二话不说就带人去帮忙了,这个时代蜀中的很多农村都是用石头和木头造的房子,但是有些地基还是有压实的土的,被大水泡了之后地基失稳,就容易坍塌。

阿斗让张苞和吴征吴建分别带人沿溪水去上游,要求他们将受灾的群众聚集起来,还给他们定下了几条规定,比如如有死尸,尽快焚烧或掩埋免得传播瘟疫。所有士兵及军民不得喝溪水,必须喝烧开的井水等。

晚上各部传来消息,临近溪水的几个村子都受到了损失,失踪人数多达十二人,牲畜则不知道有多少,阿斗让他们传回消息,让各村的村老族长号召青壮务必将溪水清理干净,免得动物的死尸传播疾病。眼看损失不大,准备次日开拔回城。

深夜,阿斗在帐内难以入眠,八月份蜀中大雨,长江水必然暴涨,长江的支流应该水也快满了,没有意外,下一场大雨就是关羽水淹七军的时候了吧。

在他想着关羽的时候,关羽也在想着阿斗,刚收到了阿斗的书信,关羽很是纳闷,好好的让自己找什么神医,自己远在襄阳,如何去找荆州的华佗,还让自己的细作潜伏,真是毫无道理。更有什么自己临危之际可叫“侄儿救命”

真是荒诞。

关羽看完阿斗的书信就扔到一旁,然后就和关平说道“近日粮草不济,为父实在是有些担心,你给糜芳下个文书,督促他务必将粮草准时送来!”

关平道“遵命。”

然后欲言又止,关羽见状说道“有话就说!”

关平道“父亲,糜芳能力有限,且负有守城的重任,督促粮草之事可否换人?”

关羽道“我儿有所不知,你伯父封糜竺为安汉将军,位列众臣之上,糜家理当出些力气,才能堵住荆州众人之口,为父也知糜芳能力有限,不得不如此啊!”

关平恍然大悟道“父亲英明,孩儿思虑不全。”

关羽又道“那庞德有必死之心,然某却不想以命换命,故而有所顾忌,明日定要让他知晓厉害。”

关平道“常言说初生牛犊不畏虎,那庞德不过是西羌一个无名之辈,若是父亲稍有疏忽,岂不使得竖子成名,父亲身上担负荆州重任,何必于小儿一般见识!”

关羽已经多年未逢敌手,此刻也是技痒,说道“休要多言,看为父明日杀人立威!”

于禁大营内,于禁也在劝说庞德道“将军和关羽战了百合,已经可跻身于当世名将,你我二人为救樊城而来,何不退兵守樊城!”

庞德道“魏王命我等来救樊城,不战退关羽如何救,关羽虽然英雄,小将却并不怕他,我与关羽不死不休,请将军拭目以待!”

当夜,关羽在樊城外睡的踏实,阿斗在卧牛村却是一夜未眠。原来半夜时分,公孙卓的母亲突高烧,或许是因为家园被毁郁结难解,或许是因为洪水势大受了惊吓,入夜便开始起了高烧。

公孙卓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不知该怎么办才好。阿斗一边安慰公孙卓一边急忙命人骑马返回成都,让守城门的将官将王府的御医用篓送下城楼带回来,只是眼下却不知该如何退烧,阿斗试探了一下温度,按照前世里的经验,少说也得有39度了,着实危险。

阿斗努力的想着前世退烧的办法,布洛芬好用,可惜系统没有给自己带来,怎么办?怎么办?突然阿斗灵光一闪大叫道“拿酒来!”

这一惊一乍的让公孙卓也吓了一跳,阿斗说道“介辅兄,你去找两个大娘来,要快!

我有办法让婶婶的温度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