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废物阿星,和美女静静 > 第32章 初遇郑义律师

第32章 初遇郑义律师 (第1页)

作者:汉桑明月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王星回到了流浪公园,和威老大、大姐大分别打了招呼,取回自己的物品,倒头就睡,睡醒了之后到大姐头的摊位上要了一份炒面,点了一瓶啤酒。

此次的探宝经历犹如做梦一样,梦醒了又回到了流浪者公园,这个八角亭,阿星每天能盯着看一百遍,他盯着想心事。

上次离开这里在路上被赵四郭大胆郑炎包围,王星以为很难死里逃生了,却不料被裹挟着去大山里面探宝,在大山里被野猪群偷袭,在地窖里捡到一个日记本……如此种种,就像是看别人演电影一般。

吃完饭,王星又重操旧业,开始为这里受疾病折磨的老爷们推拿按摩,缓解他们的旧疾伤痛。推拿按摩能够放松身心,极大提升人的生存质量和生活信心。当然,阿星也有私心杂念,他的钱包瘪瘪,他挣下的钱被捐献出来做了寻宝经费,至于寻到的宝贝,被赵老大和郭老二带走,说是寻找合适的变现途径,至于是否卷款而逃不得而知。

阿星今天遇到了一个年轻人,他是周围的律师事务所的刚入职的新人,每天忙忙碌碌,被上司压榨劳动力,累的如同狗一样哈赤哈赤,他有时下了班,会来这里散散心,在这里吃口饭,看见阿星的推拿按摩生意深受欢迎,便想也体验一把,他今天头昏脑胀,颈肩酸痛,心情沮丧。

阿星一边给他按摩放松身体缓解疲劳,一边和他攀谈聊天,对于律师这一行,阿星很想深入了解了解。毕竟阿星的亲姐王梅,一直在和律师打交道。

郑义是律师事务所的一个小职员,大学毕业就来了这里,每天的所见所闻也是丰富,所以他的眼界算得上开阔,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各型各色的社会人物也接触了不少,既包括了各种委局的一把手二把手,也包括了商界名流富商的大老板大boss,还包括了乡村的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以及越级上访的群众酒后驾车的公职人员等等。

众生百相,各有各的精彩故事。在社会的众多纷繁杂事中,有一种角色竟是不可或缺:律师。律师,他们凭借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机智诡辩,帮助客户代理诉讼,谋取适当利益,作为一份事业,当然他不会堂而皇之称自己是在建功立业,他更愿意别人称呼律师是在服务大众。

只有树立起服务大众的招牌,才能客户盈门,才能有更多代理,事业才能兴旺达,律师知名度那才能风生水起。

知名度风生水起,那是事业的极致,为什么说是事业的极致呢?极致代表了金字塔的顶端,站在金字塔的顶端,那将是食物链顶端一般的存在。知名度高升,代表了代理费标准的上涨,比如三四线的群众演员岂是可以和顶流的耀眼的明星们相提并论的?知名度高的律师,一场诉讼下来应付下来,几万元的代理辛苦费费那是轻轻松松到手。

代理诉讼费拿的轻松,时间久了,律师们就不禁会轻飘、会倨傲。时间久了,大众百姓们对这群有点脱离了普通人的律师们,那观感是一日不胜一日。官司输了,他们照样拿钱,全然体会不到当事人的凄凉心境和绝望处境。他们全力解释那是在帮助客户代理而已,但他们在法庭上的咄咄逼人,偷换概念的诡辩,思维严密的拱手,让普通人对他们的态度,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从最初的望而生畏、极其尊敬,到了最后的望而生厌、失去好感。

近期的一个真实的事儿,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去年的11月2日,江浙的一家六和律师事务所,律师娄某在桐乡市人民法院参加一起涉及房地产纠纷案件的庭审,庭审结束后,败诉的对方当事人曹某到法院旁边的一处门店内拿走一榔头,尾随娄某并对其行凶……案件当事人曹某为他的过激行为也付出了代价,但娄律师是否值得同情网上目前还在争论。

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需要律师的,毕竟律师在我们的第一印象中,他们是和法律站在一起的,是经常在法院的审判大厅之上游刃有余、时而据理力争,保持着慷慨大义的。但事实上,律师群体里面,也是良莠不齐的,部分律师业务素质偏低功利心极强,严重侵蚀了诉讼群体的信任基础。这些不良律师,代理内容延伸到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让人无法回避,只得面对。

郑义就在工作中遇到过这样的一个律师,该律师擅于代写举报信和诉状,他帮一位农村的柳大爷代写举报信,该老人将信件接连寄到省市纪委和中纪委。群众反映问题,都有正常信访渠道,而且举报内容必须是基于事实,而这位柳大爷的举报信有些偏离事实全貌,从个人的利益诉求,延伸到乡镇地方社会治安。经柳大爷家属询问了解,该举报信是出自于当地一个出了名的“不良律师”

之手。该律师收取了老人部分费用,用以帮助老人组织语言、写出举报信,但却不管事实真相。

在纪委接到举报信,对反映问题的核查过程中,他们了解到柳大爷的真实目的就是要求村里帮助其进行危房改造,同时柳大爷觉得自己老无所依,而本村原党支书是村里的致富能手,不仅养牛养羊规模不小,而且大范围种植承包土地,柳大爷竟然当着纪委核查组的面提出要求:“只要他(原党支书)给我2o万,把我这些年的上诉举报费用解决一下,我就停访息诉…”

王星顿时觉得一阵无语,该村的原党支部书记也因接连不断的信访问题,最终主动辞掉了村里的职务。这起事件里,不良律师充当的角色,不是很光彩,虽然只是单纯的赚取代理费。

王星的姐姐叫王梅,王梅是一名乡村教师,每天清晨从城里出,傍晚从乡村返回城市,一天待在校园教书育人。王梅却怎么也没有想到,会和一个不良律师打上交道,而且这个噩梦还蔓延了3年之久。事情还得从3年前说起:

一天中午,家中临时有事的王梅,从学校往城里急匆匆赶去。在整个26里的路程中,只有一处十字路口没有监控和红绿灯,而该路口两家乡村市的违章建筑也阻碍了部分视线。这一天的这个没有监控的十字路口,王梅自东向西驾驶的电动小汽车,与自南向北驾驶“老头乐”

的张姓老人意外碰撞在一起。

老人的烧油三轮车损毁,老人也因碰撞受伤出血,王梅的电动汽车一侧车门凹陷进去。王梅先是立即呼叫了12o,要张姓老人先去看病,但12o急救车到场后,张姓老人死活不去。王梅随后拨打11o,希望由交警出面公事公办。交警到达事故现场,对现场进行了勘察和事故还原,对事故结果给出了鉴定意见:王梅的非机动车和张姓老人的三轮车相撞事故,事故责任三七划分,王梅是三,老张头是七。

王梅本想着事故到此,基本上可以划定句号了,然而事实上,漫长的噩梦才是刚刚开始。当天下午回家后,王梅就打听到,该张姓老人回家后,在其亲属的劝说下,就去医院住院了。王梅还拜托老公买了一些苹果香蕉,去医院看望了张姓老人。王梅想着,老人损毁的三轮车,王梅撞变形的电动车,以及老人的医药费,相信在相关政府部门的主持下,都能得到公正合理的追责和处理。

事情的演变有时让人出乎意料,而最大的不确定系数因子就是律师。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律师帮助弱势群体找到了正义,但王梅这一事件中,律师的介入成了搅局者。每每到了关键之处,律师就无所不能地逆转局势,让法院判决一次次延后,几次三番从头审起。张姓老人家属,经人介绍,为老张头请了一名律师,据说这律师很有能耐。这名律师如此说,老人在事故中受的伤能如果定性成十级伤残,可以让王梅赔偿15万,但老张头必须在诉讼费外再支付部分额外的辛苦费。

律师和老张头自然打听清楚了王梅的家庭环境,不然也不会如此信心满满,王梅和她丈夫都是公职人员,有能力拿出15万元,而且公职人员是强势群体,老张头是农村孤寡老人,这张感情牌无论怎么打,都是相当占据优势的……

在前年第一场的官司中,法院在双方同意下,由本地的鉴定机构对老张头的伤情进行了鉴定:老张头有三根肋骨是新伤,其余六根是陈旧性损伤。老张头的律师立马到司法局的鉴定机构,指责人家不够专业,胡乱鉴定,做出鉴定的工作人员不堪其扰,最后不再坚持自己的结论。

法庭虽有交警部门出具的结论意见,但没有鉴定机构的鉴定意见,也没有办法做出法律判决,最后协商之下,决定再找一家大的鉴定机构重新鉴定,最终选定了郑大一附院的伤情鉴定机构。双方拿着老张头的住院时的医学影像,去了郑大一附院之后,医生但凡给出不利于老张的鉴定意见,不良律师就开始胡搅蛮缠,指责鉴定人员的不是。王梅的老公,用手机录下了当时老张律师的所作所为,任何一个人看完后,都会不禁问:现在的律师都是如此素质?这是守卫公平的律师?

郑大一附院的鉴定医师,实在是不能忍受如此胡搅蛮缠之人,就放弃了鉴定,导致本次鉴定过程不了了之。虽是工薪阶层,这些鉴定费、车辆费也都能承担得起,但王梅的精神压力特别大,简直就要崩溃了,或许这也是老张律师的一种策略吧。王梅崩溃了,就可能认栽,那么赔偿费不就是按照老张律师这边来吗?

法庭看几次三番没有拿到鉴定结果,就根据目前的证据,做出了一个判决。就在法庭要做出了判决,即将要执行的时候,老张头律师忽然向中院提起了诉讼,王梅不得不再一次聘请律师应诉。就在中院即将作出判决时,老张律师却又突然撤诉了……一次次应诉,都是巨大的精神折磨,王梅不仅为此付出了不少金钱,更是耗费了本来不多工作之余的精力。

去年国庆时,老张头律师再次提出了起诉,法庭不得不又一次拾起案件,协商两方再选择一家鉴定机构。老张头律师想选择襄阳的鉴定机构,王梅不能让他如愿,就选择了武汉的一家鉴定机构。诉讼双方和法院代表,风尘仆仆赶到了武汉,鉴定机构在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和从头至尾的鉴定经过后,却断然拒绝接下本次鉴定项目。王梅猜测,如果明知道是无休止扯鸡毛的事情,人家又何必接下来呢?

2o24年开春,王梅终于收到了法院最终判决结果,仅需要向老张头支付元的赔偿,而老张头需要向王梅支付4ooo多元的车辆维修费和旷工损失。

王梅想去直接把钱付给老张头,让此事画上一个句号,但却怕了对方律师还会出什么幺蛾子,就没有主动出面。“你们愿意再次上诉就去上诉,你们想强制执行就强制执行。”

王梅下定了决心,对不良律师要严加防范,时刻提防。

果不其然,老张头律师申请了强制执行,法院封禁了王梅的所有银行账户。王梅和法院执行局联系,表示自己愿意支付赔偿,但对方也要付清应给她的赔偿……

这个老张头律师,王梅在打听了之后,知道了那律师已是臭名远扬。在一次法院审判后,还遇到一个中年妇女追着不良律师骂,王梅去了解了下,原来是这个不良律师收取了高额律师费后,所承诺的事项一个也没有做到,就是一个典型的光说漂亮话不办漂亮事的忽悠大师,只要律师费拿到手,其他的谁又能保证呢?

“不良律师真的不少,当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时,他们就会来到你的身边,展现他们的三寸不烂之舌,和花里胡哨的忽悠技巧,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都要擦亮眼睛。”

郑义听了王星姐姐的故事,慷慨激昂的说道,他对不良律师造成的社会影响深感忧虑。

“郑义律师,我能感觉到,你是一个充满正义的好律师,我想要一张你的个人名片,有事了找你帮帮忙。”

王星恭维着说。

“听他们说,你叫阿星,我还不是正式律师,我现在是一名实习生,但我终将成为律师,维护公平正义的大律师。咱们年纪相仿,我愿意交你这个朋友,有事了互相帮助,我觉得你也不是池中之物……”

阿星和郑义,两个人相视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