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初露头角 (第2页)

,可以农业为主题,也可以农户为主体。

说偏不太偏,但说常见,在各种诗会文人雅士中也不算太常见。

一时众学子中思考居多,落笔者寥寥。

东方宇在听到这个主题中,也开始了自己的构思。

说“农”

,自己家也算是文人出身,不算农户,也没有田地需要亲自耕种。

父亲是举人可以不缴纳田税,于是家里也购置了一些田产,交由村民来耕种。

不亲自种田,但是由于住在村里,周围全是农户,相对来说比较熟悉,也好解释。

那么就选择农户为主体来吧。

思虑再三,引用了下面一:

东风催雨渥村乡,日月丰殷喜气扬。

鸡鸭成群猪满圈,棉麻叠岭谷盈仓。

屋舍鳞栉连青黛,道路蜿蜒跨水塘。

赋税全除多德政,千年不遇好时光。

作者乐观开朗的心态,用一诗,来描述了一座安定平和的山下村庄。

配合今年新皇即位免除的一年田地赋税,可谓是合情合景。

诗中没有不符合年纪的意境,也没有不符合本地的景物出现,可谓是契合至极。

这诗赢得了三个评委的高度称赞,跟随其他九人一起,顺利进入了最后一轮。

入选名单宣布后,东方宇感觉有人在注视自己,他四处张望了下,没有现异样,就当做自己多疑了。

最后一轮由青州学政薛学政出题,薛学政起身而立言到:

“既然前面两轮选择了今日的诗会主题“秋”

和“农”

,那么老朽就不再沿用,说个别的题目吧。”

四周环顾了一下,目光落在了湖边那一片残荷上,沉默一下然后说:

“世人多赞誉夏日盛荷,那么我们就以秋荷为题,也算是跟今日诗会主题有点相关了”

语毕落座,与旁边的王夫之交流起来。

进入决赛的十名学子,随着薛学政的话语转头,看向了那湖水边的荷池片刻后,

有的低头开始默默思索,有的仍旧注视着水面的残荷。

东方宇思虑片刻,提笔想写一,忽而又放下笔沉思起来。

本来他想好了一记忆中的诗,但是感觉诗中有点沧桑悲凉的气味,与现在年龄的他不相符合。

按说现在的他,虽不是大富大贵,但也没有经历过贫困潦倒,还是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来展现。

思考再三,重新提笔,引用了韩元吉的《秋怀十》中的一:

“湖边秋荷一半黄,

尚馀疏柳照回塘。

青州底许风光好,

塞雁来时未有霜。

由于自己只是个童生,不宜选择字数过多的诗歌和辞赋。

残荷虽残,但是它是一种叠加了秋意的美,那是自然的秋色。

秋虽有悲凉的一面,秋尽冬至,万物萧条。同时也有美的一面,那是收获的美,是来年的期望的美。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要以乐观的心态去看待其积极的一面。

果不其然,这诗交上去片刻,就看到了薛学政左边与王夫之交流了几句,右边又与武县令探讨了几番,脸上一副满意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