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巨商行 > 第10章 我的计划

第10章 我的计划 (第1页)

作者:鹰视狼顾之司马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怎么了?”

秦瑞怔怔的看着淳于髡。

淳于髡瞄了一眼秦瑞却是心中暗想“此子如此年轻便有此等见识,着实不易!

只可惜毕竟还是过于年轻了,对于类似这种影响一国命运的大事还是缺乏经验。但若潜心培养,也许将来能成大器!”

一念及此,便是又和颜悦色说到“秦小友此话玩笑了,须知任何一个国家的展只会遵循一个学术流派,比如法家或是儒家又或者是兵家等等。正因为如此,很多国家只会允许一个学派存在。而老夫与因齐公子之所以想要建立学宫,一是想为国家招揽更多人才,二是想要开启民智。但是,如果让各家学派都进入学宫之内那岂不是天天唇枪舌剑?纷纷扰扰、众说纷纭只会扰乱施政者的心智。而很多百姓愚昧,容易摇摆不定。到最后反而学无所成!”

秦瑞听完晒然一笑,摇了摇头回到“先生乃是大贤,小子本不该多言,只是小子认为正因为此事关系到一国之命运,才不可不辩。先生请想这世间各家流派皆学有所长,有的用于治国,有的用于平定天下,也有的用于改善民生,亦有展创新各种技术的,等等等等不一而足。然而,对于齐国来说是儒家适合还是法家适合?是兵家更有用还是墨家更实际?这些不辨不明啊!

对于君上来说,学术流派多了固然会令其眼花缭乱,却也能使其一窥各家之长。若能集合各家之所长为其所用,何愁齐国不强?至于民众,更是应该让他们各取所需,各学所长,要知道一个国家的展离不开各行各业,无论是农业、商业、手工业、冶炼、阴阳(气象以及术数运算)、都需要专业的人才!

小到一件衣服一个器皿、大到一城一地的治理和一支军队的用兵都需要优秀的人才。那么,如果只是一家学派进入学宫授学,那所有人学到的也就只是一种知识,其他各行各业的人才又到哪里去找?去学?另外,正是因为有各家学派的学者都在学宫之内讲学,才能形成一个浓厚的学术氛围,让更多的人愿意前来求学。”

这一番话听的淳于髡一愣一愣的。好家伙,现在的年轻人说话都是一套一套的吗?

晃了晃脑袋,淳于髡稍稍清醒了一点。咦,不对呀!

我老头子怎么被这小子带节奏了?

于是一边摇头一边又道“不不不,小友所言听似有理其实不然。各行各业虽有所需,却是自有师傅带徒儿,代代相传。而国家之展切不可今日学这家明日学那家!

展之要在于坚持推行最适合自己国家的政策。这才是根本!”

“持之以恒自是当然,但是博采众家之长、去其糟粕留其精华、为己所用才能使自己更强大,无论对于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来说皆是如此。而且时局纷乱又时时在变,只有学到各家的知识才能应对不同的局面呀!”

秦瑞仍不死心,依旧想劝说淳于髡。

然而,此时的淳于髡见秦瑞小小年纪却敢在自己面前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辩。不由面色冷了下来。

要知道在这一时期,他淳于髡在齐国可谓大名鼎鼎、即使在列国之中,淳于髡也算得上是当世名家!

岂容一个黄口小儿连续反驳?不过,淳于髡毕竟是大儒,心中即使不快也绝不会失了礼仪。

当即对着秦瑞说到“今日难得与小友一辩。只是小友还受着伤,还是好好休养吧。待老夫改日再来探望小友。”

说完也不看秦瑞,便是自顾自出了房间,扬长而去。

看着淳于髡的背影,秦瑞似乎明白了后来“稷下学宫”

为啥会渐渐没落,连荀子这种“学术巨匠”

都留不住。

也同时理解了为何最终会是秦国一统天下,秦国可不仅仅是“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

,也不仅仅是依靠商鞅的变法。而是有了张仪、李冰、白起、司马错、蒙恬、范睢、郑国、王翦、多多少少各类人才先后的努力、不断地贡献才使得秦始皇平定了天下!

而这之中来自法家、兵家、墨家等等诸子百家的各种人才更是在战国后期云集秦国---

秦瑞在淳于髡府上连着住了几日,脚也渐渐好了许多,已经可以慢慢下地了。

这日微风不燥,窗前一颗松柏树上忽闻几声鸟叫。

秦瑞正昏昏欲睡,忽然听见府中一阵吵闹,正在奇怪生了何事。却见那淳于髡已然当先走了进来,身后跟着的竟然是那“田因齐”

淳于髡先是对着秦瑞施了一礼。笑眯眯地说到“秦小兄弟,脚伤如何了?”

秦瑞看着他五官都几乎连在一起的笑容,每次都感觉甚是滑稽。

回了一礼道“感觉好多了,已经可以慢慢下榻了,只是走路还有一些困难。多谢髡子先生和因齐公子前来探望!”

“不着急,不着急,伤筋动骨一百天嘛,慢慢来!”

田因齐微笑着对秦瑞说到。

秦瑞看着田因齐,总感觉他今天来很有可能是因为建造学宫一事----

“不知秦小兄弟这次来临淄是寻亲访友呢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