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蓝图设想一 (第1页)

作者:盗草人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范仁一行人一路到了通州,运河沿岸都已经被种上小麦。

对此范仁很是满意,随后又对北运河沿岸进行了考察,晚上直接在通州过夜。

仅仅看北京到通州这几十里地范仁忍不住都想表扬李岩,短短四五月开垦如此多的农田,就算今年是个干旱年。

范仁也要想办法让这些良田都用水灌溉。

范仁强忍着想表扬李岩的冲动,通州在京城周围,官员为了做出业绩无可厚非。

只有到更远的地方考察才可以看出这些官员半年来做出的成果。

随后的几天五六天里,范仁又亲自去香河县、三河市、遵化多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最终来到了唐山县。

相比一路看不到多少人影,到了唐山地界人口突然密集起来。

因为这里有神龙教去年开的煤矿和铁矿,去年冬天有过2o万人在矿上工作。

哪怕是到了年底,这里的人口仍然过15万,过年只有在附近生活的百姓结清工资回家过年。

剩余的人基本都是河北、山东一带的流民。

在这里工作可以吃饱饭又有工钱,真要让他们回家,他们真不知道回家能干什么。

辛辛苦苦挣的工资可能买点粮食就花费的差不多了,到时候又得饿肚子。

“终于见到人烟气息了,你们看到了吗?这就是工业的魅力。

自古历朝历代都是重农轻商,结果呢,越是重农,百姓越是穷苦。

我们只要将工农商一视同仁,这样展才是一个国家健康的展方向。”

范仁众人进入唐山县进入一家看起来还挺高档的酒楼,包揽了整个三楼,点了几大桌菜。

在矿上工作的百姓可以按月拿到工资,即便矿上的伙食已经很不错了,很多百姓依旧愿意拿出工资来到酒楼,七八个人搓一桌喝个小酒听着说书先生夸镇北王的功绩。

当然民间一半以上的说书先生都是神龙教内部安排的,进一步削弱大明在民间的影响力,提高镇北王和神龙教的影响力。

这些说书人不但在神龙教有工资拿,偶尔也会收到一些食客的打赏。

因为很多话真的说到他们的心坎里去了。

想以前还在四处流浪,饿到吃观音土,结果去年从神龙教接手北境以后,好多人已经很久没饿过肚子了。

这一切都是镇北王的功劳!

“都是王上英明救百姓于水火中,臣听闻这唐山矿区的好多百姓在领到工钱后自的组织已经在给王爷建立生祠,这是百姓自内心对王爷的称赞。”

“他们喜欢建就让他们建吧,只要百姓有信仰,国家才会有力量。”

范仁不由自主的嘴角微微上扬。

“王爷,如今开春在即,整个河北省、山东、河南黄河以北已经开垦良田4ooo万亩,其中有3成是原住民百姓的田地。

其中乡绅地主的田地不包括在内!

剩余都是朝廷以工代赈组织流民开垦的,王爷打算将这些田地怎么分给百姓应该要拿出一个章程来了。

百姓虽然熬过了去年的寒冬,如今开春再不见田地分下去,会挫伤很多百姓的积极性。”

李岩知道镇北王的田地国有化,打算搞承包制,但是怎么承包到现在农业部也没拿出一个合适的方案来。

“行,说到这了,咱们就对这次出行做个总结。

本王就说个大概,回头细节还需要诸位多多商议。”

“王上请讲,臣等做好记录,回头逐字逐句的研究。”

“没那么夸张,先说路,本王一路走过来,这水泥路从京城修到唐山,京城到唐山3oo余里,能在三个月内修如此长的水泥路着实让本王有点吃惊。

一路过来,本王也看到了,修路的规格有的地段宽十余米,有的地段则只有五六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