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傻王爷一统江山 > 第72章 知军之人

第72章 知军之人 (第1页)

作者:云游禅心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万娇沉吟道“淮南与广德毗邻,今年秋收,并未听说有什么灾害,庐阳府库又未曾被劫掠,淮南郡却拿着去年的约定来买粮。距离乞活军叛乱已经过去一年多,淮南郡如今境内安定,又不直面伪汉兵锋,哪里需要再找我们?不是很让人奇怪吗?

内史胡敬与淮南郡太守刘成的关系一直交好,这次买粮只派仓曹掾一个小吏来,我猜刘成暗中的意思是买粮成功与否,无关紧要,不然不至于只派小吏。

听那仓曹掾董欢的所言,扬州刺史陈徽竟然放出不再救援广德的狠话来,细细思量,这才是重点。只可笑那庐阳兵软弱,乞活军势大时只敢龟缩城内;乞活军溃散时,却是争勇当先,斩抢功。

我料他买粮只是借口,怕是背后有人要对我们不利。”

众人心中直叹,万妃所言不虚,分析有理,且听她继续说。

万娇又道“庐江郡收到伪汉的威胁,本来无需多说,广德也该相助。毕竟庐江郡沦陷,广德三县也直面兵锋。但与庐阳郡毗邻的淮南郡、宣城郡都属于扬州刺史治下;便是扬州治建邺,屯兵重镇,又有楼船,也可以沿江而上,直达庐江。楚王和陈徽不调他们防守,反而要我们广德这个小国派兵协防。

若是不派兵,他们可以告王爷无义;若是派兵,胜了还好说,一旦兵败,失守的罪过却要我们一起背。这一计实在毒。那四百斤黄金,或是一个大大的诱饵。”

众人恍然大悟,万妃说得有道理,只是事到如今,局势危机至此,到底是谁还在背后搞小动作呢?

鱼向东捋了捋胡须,说道“怕是这四百斤黄金,都是我们自己出的。那成德的石炭山,诸位还记得吗?”

萧彦儿明白过来,那石炭山是以王舅的名义花了四百斤黄金买的。这么说来,背后的人除了楚王还能有谁?

如今大宁王朝南方的半壁江山都快沦陷,秦王在西边扣留雍州刺史刘沈的部众,楚王在东边还想着用扬州各郡来算计广德。最有权势的这两个藩王为了迫使长沙王下台,不想着保境安民,收复失地,竟然坐视伪汉势大,昏招迭出。这上官家的天下不丢掉才怪。

自己这个上官家的儿媳妇做得还有什么意思?萧彦儿看了一眼上官杰,心里又软了,他或许不一样吧。

周霸上奏道“王爷,王妃,广德三县虽然不同以往,但直面伪汉的兵锋,胜算很小,故而西北的汝南郡、弋阳郡,西南的庐江郡都是我们广德的屏障。应当尽量将战事压在外围,则广德稍安。

然而,大军所过,粮草物资走水路必定是最佳选择。汝南和弋阳看似离江夏近,但物资全靠6路,李辰的大将黄林反而一时半会儿难以得逞。他手下另一员猛将史冰就是靠江运,从江夏沿江攻入武昌,又下柴桑,向南则由章水、贡水可进攻江州治豫章;向东则可继续顺江而下侵扰扬州。

我若是史冰,必定沿长江向东,在庐江、宣城攻下几个江边的据点,一路东进杀向丹阳,直取建邺。建邺是扬州的中枢,建邺一下,则扬州各郡无法统一部署,便可逐个击破。

如今之计,是要守住沿江各县城,尤其是石城。石城属宣城郡,对岸便是庐江的皖县。只要将史冰挡在石城,扬州兵便可多路出击,再不济,将伪汉的士卒赶回柴桑是没有问题的。”

上官杰站起身来,拍手道“好啊,那就按你说的办。”

身上的香囊没有挂稳,又掉了下来。只有梅儿在他侧后瞧见,心道,等议事完,要钻到王位下面找一找了。

周霸尴尬一笑,道“王爷,一来,我们没有水军;二来,扬州各郡怎么肯听我们调遣,就不知道扬州刺史陈徽身边有没有知军之人了。”

上官杰一怔,问道“那怎么办?”

周霸答道“王爷,如若伪汉派军下船由6路攻庐江郡的几个县,末将建议,还是要援,尽量不要在我们封国内打起来。怕就怕沿江各县守不住,让史冰轻易东去直取建邺,得了那里大量的府库钱粮再四下分兵。那样的话,我们的威胁不在西面的庐江各县,反而是东面的淮南郡各县可能最先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