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中央集权 (第1页)

作者:狐狸家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汉武帝兵消灭南越,设置南海等九郡。之后,汉武帝又6续派兵攻打西羌、卫氏朝鲜、东越、西南夷等,将其并入了汉朝的版图。

不过遗憾的是,卫青去世得也早。元封五年(即公元前1o6年),48岁的卫青病逝,汉武帝为彰显他的功绩,为卫青在他的陵寝旁修了一座阴山形状的墓冢,谥号为“烈”

然而汉武帝依然没有停下他征战的步伐。

弹幕“穷兵黩武”

“他这个时候就别打了”

“然后就一路输输输!”

“是输多赢少,不是一直输”

刘邦“原来如此,怪不得之前的评论区便有人说彻儿有亡秦之过。”

汉朝刘启时期

刘启“记住天幕所说,适可而止。连年征战,百姓如何承受得了。”

刘彻“嗯。”

汉朝刘彻时期

刘彻“朕的卫青48岁去死,其实也不算晚。先帝也是48岁去世的。等等,那朕活了多久?还有什么叫输多赢少,穷兵黩武,朕赢了那么多仗,令大汉国威远远扬,怎么就是穷兵黩武了。”

【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o4年),汉武帝为了得到汗血宝马,本来是出钱买,不过使者被杀,于是汉武帝令李广利为2师将军,兵数万远征大宛。但是路途遥远,没粮,最后士兵十不存一,压根就攻不下来。但是汉武帝不甘心啊,他赦免了囚徒步卒,增了品行恶劣的少年和边境的骑兵,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又派出六万人。另外,牛十万头,马三万匹,驴、骆驼以万数计算,总之就是要赢,典型的已经杀红眼了,拦都拦不住。最终确实是赢了,获宝马三千,不过跟自身的损失比起来,也不知道值不值得。

然后之后和匈奴的对战也一样,太初二年(即公元前1o3年)赵破奴全军覆没,被俘。天汉二年(即公元前99年)李广利斩万级,但是汉兵战死了二万,自身损耗比地方还大,李陵也投降了。天汉四年(即公元前97年),李广利、公孙敖、韩说、路博德就没有一个赢了的。征和三年(即公元前9o年),李广利投降了。

弹幕“输麻了”

“小猪啊,你清醒点”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刘彻晚期对战感觉就是处于一个癫狂的状态”

“主要还是之前卫青和霍去病赢麻了,让刘彻产生了错觉,以为谁都能行,结果打着打着心态崩了”

“纯粹是打不赢怎么可能,继续打,继续输”

刘彻看到这里脸都红了,他以后居然会这样。

刘邦“我这曾孙怎么没点内忧的意识呢?外戚、功臣、藩王莫非到他手上都不成气候了?”

【以上就是刘彻对外征战的内容,虽然后期输多胜少,导致民不聊生。但是他对战匈奴,使匈奴从当初比汉王朝版图都大的情况下衰落。大家可以对比一下,当时最鼎盛的匈奴是什么样子,(并附上的地图)。而且当时大汉对匈奴是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打都是蒙眼打的情况,使匈奴逃亡,让中原人明白,我们并不是打不赢。

真正的建立了一个民族强大的自信心,让后世皆以汉为荣,让我们能够被称为汉族。】

刘彻“汉族,这就是我大汉的威望。朕会继续打匈奴,但是不会再让这什么李广利等人再用兵了。”

【不过我们现在享受着历史带来的好处,知道打匈奴的必要性。然而当时经历过文景之治的百姓,日益加重的负担,压得他们都喘不过气来了。他们又何尝不可怜呢?

弹幕“对于中原地区的百姓是一种折磨,但是对于边境之地,常年遭受掠夺,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伤丧命的百姓来说是件好事”

“只要他没有后期那些仗,其实没有人会骂他”

汉朝刘启时期

刘启“彻儿,看到了吗?记好了。”

刘彻“儿臣记住了,匈奴要打,但后期得放松了。”

【说完战争,我们就要说一下,为什么刘彻敢如此出兵,他怎么就不怕内患了。“攘外必先安内”

他忘了吗?当然没有。

弹幕“因为他都解决了”

“赞”

“接下来请欣赏当当当当,一个皇帝得权力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