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史书 (第1页)

作者:狐狸家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故事到这里也就结束了,这次其实就是简单地讲了一下朱厚照,关于“皇庄之争”

,“八虎”

干的卖官鬻爵,疯狂敛财之事,刘瑾参与宁王谋反一事,“八虎”

内斗之事,以及王阳明被廷仗后放龙场,最终悟道的故事,也并不做详细解说,大家感兴趣的可以自行查阅资料。

弹幕“嗯?自行查就算了吧,我还是看有没有小伙伴们在评论区下聊这些问题。”

“王阳明,真龙场悟道”

“文官那时候和刘瑾等人就是不死不休了。”

“就是因为利益冲突啊,刘瑾都提出召回各地督抚,让太监掌地方的军事大权,他们能不急。”

明朝朱元璋时期

朱元璋“督抚?这又是哪个子孙设立的?”

朱棣“王阳明不就是那个活捉了宁王的人吗?他又怎么了?”

【感谢大家这么久以来的关注,虽然有点短,但是大家这一次也不要忘了点赞、收藏、一键三连,我们下次再见。】

众人如往常一样,按照天幕的意思点赞。收藏,至于评论,那得等到明天了。

秦朝、汉朝对于这种也就没什么好关注的了,讨论都不带讨论的,天幕播完就干自己的事去了。毕竟离太久了,隔着的朝代都不知道有多少个了,实在是对他们构不成任何影响,也没有什么参考价值。而且关于太监这个问题,东汉皇帝们也早就在刚开始提到外戚、宦官之争时就已经在讨论了,而且一直在讨论。

至于唐朝的皇帝,知道唐朝晚期也是通过太监来制衡,按天幕的意思,结果也是玩脱了,就是不知道究竟有多严重。现在先想想怎么给后代提个醒,但有没有用那就难说了。

而明朝的皇帝们那就是要立刻讨论,怎么才能避免天幕所说的情况,文武失衡之事一定要避免。然而,一提到文武失衡一事,就不可避免地想到了那位堡宗,想到了土木堡之战,这是天幕盖章的转折点。

然后正针对这一点就有人提出了,“如果我们知道堡宗是谁,土木堡之战生在何时?是由什么原因导致的,是不是就可以避免了。”

众人纷纷觉得此事可行,需及时向天幕寻求解答。这个子孙定不能接手他大明的江山,这事要写下来留给后代子孙,要让他们时刻谨记,不可再犯。

------

于是很快就到了观看评论区的时候了。

【照照我不管,我为照照打电话。

葫芦娃明朝已经积重难返了,文官势力那是那么容易就剔除的。

五千年的棋盘正德就是太急了,直接跟文官硬碰硬。

某某学学人汉文帝,要温水煮青蛙。

账号已注销朱厚照的情况,和汉文帝还是区别有有点子大的哦。

明朝的奇葩们那也可以学他堂弟啊,打一派,拉一派,瞧瞧人嘉靖,在这一方面干得多好。

我那迷人又短命的老祖宗嘉靖帝聪明也是真的聪明,就是整天只想着嗑药,修仙。神奇的是,还能活那么久,比不嗑药的人活得都久了。】

明朝朱棣时期

朱棣“不知道朕活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