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强抢儿媳 (第1页)

作者:狐狸家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张九龄作为开元盛世的最后一位贤相,在位期间尽显谏官本色,对于唐玄宗李隆基的种种行为自然多加规劝。

但是唐玄宗对于他的规劝会听吗?那自然是不听的。唐玄宗就希望那些称赞之语,他更喜欢李林甫这样以他为主的人。所以对于张九龄而言,虽然位居高位,但李隆基贪图享乐,对于他的谏言那是一句不听。

最值得大家气愤的,就是当初范阳节度使张守圭因为安禄山讨伐奚、契丹失败,于是将安禄山捉拿至京城长安,希望朝廷能够按照典章将他执行死刑。

弹幕“啊啊啊。。。。。。李隆基你听一听啊。”

“赶紧杀了吧,别犹豫。”

“你不杀他,他就来杀你了。”

唐朝李世民时期

李世民“安禄山,看来这个人就是安史之乱的主要人物了。”

长孙无忌“陛下,如今天幕将安禄山的名字说了出来,那位唐玄宗必定会有所警惕,将其处理,想来不会再出现这所谓的安史之乱了。”

李世民听着长孙无忌的话,并未觉得宽心。这安史之乱哪里是一、两个人就能决定的事情。辅机这样说,不过是在宽慰自己罢了。

【当时身为宰相的张九龄也认为安禄山狼子野心,以后必然会祸乱江山,于是也奏明了唐玄宗李隆基,对他说“穰苴出军,必诛庄贾;孙武行令,亦斩宫嫔。守圭军令若行,禄山不宜免”

。也就是通过史实,让李隆基明白,安禄山应该按律当斩。

然而,李隆基他不听,他就认为安禄山是忠良之辈,然后就把他放了回去。

弹幕“李隆基你可真行。”

“李隆基你活该。”

【虽然说,安禄山只是一个代表。没有这一个,还会有下一个。只要李隆基他不改变,安史之乱就会暴乱,只是在换一个名称罢了。

可是,就这样看着安禄山被放回去,up主实在冷静不下来,我恨呐。

弹幕“其实,大唐那时候已经千疮百孔了,盛世之下已经隐藏着各种隐患了。”

“即使安禄山不反,也会有下一个反,但是李隆基下来的的做法才是重点。”

唐朝李隆基时期

李隆基看着臣子们,他才真正掌权没有多久,还在励精图治的阶段。结果,天幕就将他以后会将大唐带来灾难给说了出来,现在各个大臣都看着他,希望他不要重蹈覆辙。而他自己也自然不希望大唐在他手上衰败,就是在他儿子手上,也不能在他自己手上,所以,这时的自然向大臣们保证,对于后期未来的自己会做的错事,他必定以此为戒,绝不再犯。

而且这也是他的心里话,此时的李隆基还是希望以盛世明君的面貌,去见诸位列祖列宗,他可是要过太宗的人。绝不能有这些污点。

【up主每次看到安禄山被放的样子,都想自己直接将他解决了,免得他再来祸害大唐。

既然张九龄是开元盛世的最后一位贤相,那显然接替他位置的人就不怎么样了。

等到张九龄去世,下一个宰相就是口蜜腹剑的李林甫了。

之前咱们也说过,唐玄宗李隆基时期实行的是独相制度,这一制度就很依赖于宰相的个人能力。在张九龄当宰相时,针对开元盛世在的各项弊政,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并进行处理。

毕竟张九龄的能力很是不错,而李隆基也正是因为了解他的为人,知道他的能力,才会让他位居宰相之位。虽然李隆基对于自己享乐、自己想要干的事情不会听张九龄的意见。但对于张九龄解决各种弊政,他还是不会硬要插一脚的。

所以,在张九龄的辅助下,李隆基依然能够维持着开元盛世的风光。

而等到李林甫当宰相时,那又是怎样的一副场景,其实可想而知了。

如果一个皇帝认真,即使只有一个宰相的存在,还可能不会太受到宰相的影响,从而影响其在政治上的决策。

然而,此时的李隆基已经完全懈怠了,他已经摆烂了,他想要在入土前享受一把了,所以现在的他已经开始玩起儿媳了。

都这样了,你还指望他有多少精力能够用于朝堂上了,他已经去研究霓裳羽衣曲了。

弹幕“李隆基知道大唐面临着怎样的情况,可他已经不在乎了。”

“可能他觉得自己反正没有多少年了,享受享受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是这时的大唐又不是很稳定,一个皇帝天天耽于享乐,哪有什么好结果。“”

他可能也对自己非常自信,觉得他自己能平衡住各方的关系就算要出事,也不会在他活着的时候。”

“李隆基真的高估了他自己的能力,低估了他自己的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