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逆转三百年 > 第28章 降将

第28章 降将 (第1页)

作者:大明北疆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次日,恰逢腊月二十五,上朝之日。田仲秋,刘仁亮,张清,辛忠,高林等人齐聚大殿之上。

之前,田仲秋和刘仁亮出征在外,不了解京城的情况。所以,下朝之后,田仲秋和刘仁亮并没有急着回去,而是听听大家聊聊京城里面的情况。

吴善桂,平定辽东有功,晋封亲王,赏亲王府一座。吴善桂的儿子,吴熊晋升为侯爵,吴善桂的侄子晋升为伯爵,吴善桂手下将领全部晋升一级,士兵每人奖励耕地五十亩。

另外,赏吴善桂白银十万两,黄金五千两,耕地两万亩,御马一千匹,宝剑十柄,贡酒一千坛,食盐一千斤,肉一千斤,薪材两万捆,炭两千斤…

李成义对吴善桂的封赏,远远过亲王的待遇,应属当朝第一。因为这时候,李成义的儿子们还小,没有封爵。所以,这时候,吴善桂就成了第一亲王,唯一一位汉人亲王。

这种恩惠,这种待遇,在满清那里,是得不到的。毕竟满汉有别,满人总感觉高过汉人一等!

吴善桂跪谢皇恩之后,本应该高高兴兴,开开心心。可是,在他脸上看不到一丝笑意,似有心思。

李成义略有思索,待下朝后,把吴善桂召进内宫,谈了大概三个时辰,不知道谈了什么内容。

半个月后,李成义任命平西王吴善桂为西路大元帅,刘宗睿为副元帅,奉命出征。沿山西、陕西、湖北、贵州、广西、云南一线,讨伐明朝残余势力。

姜镶,原大同总兵,在李成义攻克宁武关以后,主动投降。按道理说,姜镶主动投降,李成义应该重赏。

然而,李成义看得明白,姜镶是那种墙头草。遇强则顺,遇弱则强。因而,离开大同时,李成义留下几个心腹,架空了姜镶。

李成义已定都北京大半年了,大秦的功臣,都得到了封赏,唯独姜镶、王承胤、唐通三位降将,未得封赏。

大秦尚未统一全国,如此对待降将,后面的统一进程,将备受阻力。为此,朝臣们提议,应该重赏三位总兵。

经内阁和议政殿商议,应该封赏三位总兵为郡王,命其带兵去打明朝残余势力,宣扬大秦的政策。

至于封号,李成义思虑再三,提笔写下封姜镶为平南王,王承胤为靖南王,唐通为镇南王。

封李过为东路大元帅,姜镶为副帅,沿着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州一线攻击明朝残余势力。

封李亨通为中路大元帅,王承胤为副帅,唐通为先锋,沿山西、河南、湖北、江西、广州一线攻击。

关于女真归降部众,福临封享乐王,代善封永乐公,济尔哈朗封长乐公,硕塞为恩乐公,岳托为观乐公。其余女真贵族,最少都是男爵,以保证其生活。唯独不见豪格几人!

据了解,吴三桂押解满人进京的途中,豪格不甘心沦为俘虏。一个天寒地冻的晚上,在锦州城内,豪格逃脱枷锁。他利用自己的威望,号召满清百姓反抗大秦军队。

在豪格的蛊惑下,有十几万百姓,参与到反抗队伍之中。吴三桂一面安排人手安抚百姓,一边派遣军队镇压叛乱。

尤其是豪格带领的那支队伍,吴三桂重点关注,火箭,火炮,火铳轮番伺候,打得叛军鬼哭狼嚎,求爹告娘。

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吴三桂就镇压了叛乱,将豪格斩示众,震慑百姓。在吴三桂恩威并施下,锦州城的满人放弃了抵抗。

为了避免再次出现类似的叛乱,吴三桂责令军队加前进,尽早入关。只要进了山海关,到达内地,这些满清贵族就失去了民心。

不料,当大军刚刚抵达宁远城时,以阿济格、满达海、鳌拜等人为的满清贵族,再次冲破牢笼,企图叛乱。

这一次,吴三桂没有给他们可趁之机,以雷霆手段,将以三人为的满清贵族全部斩示众,迅平息了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