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逆转三百年 > 第35章 北伐蒙古一

第35章 北伐蒙古一 (第1页)

作者:大明北疆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大西和南明合并后,华夏西南部,只有一股残敌。吴善桂从广西、贵州方向进攻,田仲秋从四川方向攻打,合围残敌。

与此同时,北伐蒙古,已经提上日程。早先,满清黄台吉已经征服蒙古大部,只有小部分没有臣服。

随着满清的战败,套在蒙古部落身上的枷锁再次解开,中原大地即将面临严重的威胁。鉴于明朝的教训,李成义决定,一举解决蒙古边患。

终明一朝,之所以没有解决蒙古问题,原因如下一,蒙古各部已经四分五裂,没有统一的领袖,且打且跑,不易捕捉;二,蒙古经历过统一的元朝时期,蒙古高原已经没有其他少数民族,全是蒙古族,领土广大,可躲藏的地方较多;

三,自宋朝以后,重文抑武,天才式的军事统帅已经不复存在或者得不到重要。文臣代替武将,已经成了普遍的趋势;四,明朝认为,蒙古族领地多为无用之地,不愿投入过多力量,征服毫无价值之地;五,明朝的后勤,得不到保障,粮草问题始终没有解决。

明朝末年,蒙古分为三大部分,漠南蒙古(大致相当于内蒙古),漠北蒙古(大致相当于外蒙古),漠西蒙古(大致相当于新疆和中亚一带)。

漠南蒙古包括了科尔沁部、察哈尔部、土默特部、乌拉特部等等。漠北蒙古又被称为喀尔喀蒙古,包括了车臣汗、土谢图汗、赛音诺颜、札萨克图等。

漠西蒙古,又被称为厄鲁特蒙古或卫拉特蒙古,包括了准噶尔部、和硕特部、土尔扈特部、杜尔伯特部等。

满清只征服了漠南和漠北蒙古,漠西蒙古距离较远,一直未曾交战。满清灭亡后,蒙古各部再次分崩离析,陷入混乱。

大秦众将领商议认为,要征服蒙古,需要采用三种方式一,采用远程奔袭,绕道蒙古背后,动突击;二,利用夜战,袭击蒙古各部;三,利用情报,搜集蒙古各部情况,精准打击各部。

以上三种方式,只有第三种方式,比较稳妥,最利于实现。因为黑枭卫的踪迹,已经遍布各地,无孔不入。

游牧民族,依水草而居,只要沿着水源寻找,必能找到蒙古主力。黑枭卫沿着此法,将蒙古诸部的信息,绘制成图,传回京城。

收到消息后,李成义派遣李过和李亨通各率二十万大军,分为东西两路大军,征伐漠南蒙古,以此为根据地,继续讨伐漠北蒙古和漠西蒙古。

李过率领东路大军,从喜峰口出,进攻漠南蒙古各部。李亨通率领西路大军,从古北口出,进攻漠南蒙古各部。

此时的蒙古已是一盘散沙,不再是四百多年前,统一的大蒙古时代。昔日,骁勇善战的蒙古勇士,亦不复存在!

而刚刚建立的大秦王朝,如旭日东升,朝气蓬勃!

对于蒙古来说,要么臣服,要么面临匈奴、突厥一样的待遇,远遁西方。

不存在和亲、联姻、割地赔款、城下之盟的事情,更不会给蒙古机会,让他们打到北京城下!

公元1656年四月,草芽刚刚露头,两路大军浩浩荡荡的出了。务必在冬天来临之前,班师回朝,不论胜败。

因为冬天的草原,后勤补给,存在极大困难。所以,出前,李成义下旨除非万不得已,否则,冬天来临前,必须撤回!

五月初,两路大军几乎同时到达指定地点,准备两面起攻击。不过,在起攻击前,他们派遣使者,前往漠南蒙古各部再次劝降。

一年前,李成义曾经派遣使者,前往各部劝降。蒙古各部没有拒绝,也没有同意,似乎在观望中原的局势展。

本次征伐,旨在两个部落,科尔沁部和察哈尔部。科尔沁部,是满清的铁杆,互通婚姻,血脉相连,必须予以沉重打击。

察哈尔部,乃是蒙古黄金家族的直系后裔,尚有一些骑兵。明朝灭亡前,曾经联合明朝,对付满清,后被满清击败,领林丹汗病逝。

林丹汗死后,其子额哲承袭爵位,率部降清,满清封其为察哈尔亲王。不幸的是,六年后,年仅十九岁的额哲去世。

关于去世原因,说是病逝,真实原因。。。。。。额哲死后,他的弟弟阿布鼐承袭爵位,成为新的察哈尔王。

面临李亨通的二十万大军,阿布鼐本想逃跑,可是已经来不及了!

所以,他只有迎战!

双方约定,三日后,进行一场大决战。

三日后,阿布鼐组织十万大军,硬刚大秦军。李亨通这边,同样是十万大军,另外的十万大军不知去了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