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酿酒作坊 (第1页)

作者:咖喱海鲜鸡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赵鸿义仔细回忆了一番自己曾经参观过的那个酿酒厂的信息,思考了一阵,这才说道“我这制酒方法,一斤粮食大约能出半斤酒液,产量只取决于作坊规模大小,产酒的时间主要是等待酵的时间,大概总要几个月吧。”

喝了口茶,赵鸿义又继续说道“至于投入么,若是按照我原先的计划,建一个作坊的总投入应该不过一百两银子,产量大约一天五十斤。”

“如此说来,若是作坊规模够大,原料也充足,那么产量就不会受限制咯?”

苏惟钧问道。

“正是。假如嫌制作酒糟麻烦,还可以省略掉这一步,直接购买市面上卖的寻常酒液,村酒土酿都可以,然后经过我的制酒工艺制取,也能得到我说的那种烈酒。不过这样一来,成本就要比自酿的酒要高一些。”

赵鸿义解释道。

“哦,这样也行?那倒是能省不少事。”

苏惟钧点了点头,接着又说道“其实我苏家也有一间酿酒作坊,里面的人手也是现成的。那作坊平日里只是闲置,颇为可惜。不过那是我家大房名下的,跟我没什么关系,你我的合作看来只能另起炉灶了。”

“你们苏家不是一体的么?难道分家了不成?”

赵鸿义有些奇怪地问道。

苏惟钧摇摇头叹道“唉,这个说来话长。不过既然要与贤弟合作,这些事情也就不瞒你了……”

赵鸿义对古代豪门大户的了解主要来自于《红楼梦》里的描述,然而经过苏惟钧一番介绍,赵鸿义才知道豪门大户与他想象中的有些不同。

苏家虽然是个人人羡慕的豪门大户,但内部并非铁板一块。表面上一家人和睦友善的背后,各种狗血剧情一点也不少,各房子弟之间也是争权夺利,相互打压。

苏家共分为四房,其中长房仗着嫡长子的优势,联合最小的四房一起打压二房和三房。

实际上苏家的偌大产业中除了家族共有的产业之外,还有各房私底下各自掌握的产业,比如万卷书楼就是苏家二房名下的产业。

作为二房的次子,苏惟钧自然也在长房打压之列,所以大房名下的酿酒作坊很明显也不会便宜了苏惟钧。

“既然如此,何不分家?”

赵鸿义脱口而出,随即就后悔了,这是人家的家务事,自己好像管得太宽了。

不过苏惟钧也不以为意,摇摇头道“我祖父还在世,如何分得?”

说得好像也没毛病,分家通常都是等老辈故去之后才会进行,赵鸿义家便是如此。

“那这作坊就只有你一人参与,与你苏家其他人全无关系了?”

赵鸿义又问道。

“这事只有我二房参与,算是我二房名下的产业,与其他各房不相干,就如同长房名下的酒坊一般。”

苏惟钧解释道。

赵鸿义听了这话,顿时感到略有些失望,本来想利用这个酿酒作坊绑定整个苏家的,没想到却只绑来了苏家二房,效果可谓是大打折扣。不过转念一想,能绑定苏家二房也不错了,只要有二房在,自己遇到事情时他们就不能置身事外。

这事其实对苏惟钧的二房来说好处更大,因为二房在长房加四房的联合打压之下,对家中事务的话语权已经不大,除去家族共有的产业之外,二房真正掌握在手中的产业其实也不多,迫切需要开辟新的产业。

赵鸿义在这时伸出橄榄枝,对苏家二房来说就如同打瞌睡遇到枕头一般,来得十分及时。

这种对双方都有好处的事情推进起来就比较容易,二人很快达成一致,苏惟钧代表苏家二房投入二百两银子作为财务投资,股份占比为四成九,赵鸿义则以蒸馏酒的技术入股,股份占比为五成一,作坊由赵鸿义控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