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都市古董大亨 > 第264章 瓷器鉴定三

第264章 瓷器鉴定三 (第2页)

作者:江湖和事佬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家豪暗暗点头,然后继续查看青花大碗的口沿与圈足。

这个大碗,口沿有如虫咬,满是斑斑驳驳的小窟窿。

他清楚的记得自己的师傅邓老讲到万历时期之后到清初的时候,碗口总会出现这样的小窟窿,这样的小窟窿在瓷器界称为“蟑螂咬口”

,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是因为明中期以前,景德镇的瓷土沿用附近麻仓地带所产的瓷坯,作为瓷器的胎,品质细腻精致,与釉结合紧密,因此器物坚固,很少耗损。但至明末,麻仓土用尽,只好用别的地区的瓷土作胎,在烧制时便生胎釉结合不佳的情况。器物口沿由于流釉关系,缩釉的现象便很明显,所以就产生了蟑螂咬口。

明末的瓷器不仅是是碗口有特征,圈足也很有特征。

圈足方面,明末的修胎变得很草率,除了足外壁有层层垂直的刮痕,底足内常有明显的以竹刀修胎留下的辐射状跳刀痕,而且圈足与碗壁交接处,不论里外,都可以看到似蟑螂咬过的小洞洞。

家豪根据自己脑海中的记忆仔细的察看了眼前青花大碗的圈足,现圈足的特征和自己师父讲的一模一样。

又是一个证据!

家豪的心忍不住激动了起来,希望这件瓷器是真的,这样自己就可以不用提心吊胆担心自己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到十件瓷器中的真品了。

继续!

家豪继续努力地回忆自己的师傅邓老所讲的知识,很快家豪想到了明朝万历年瓷器的特点。

一个是青花的配料,一个是单线平涂与分水法。

明末从嘉靖始,便从西域运来回青料,再配以江西的石子青,作为青花的色料。回青料的比例如果稍高,那么青花便呈色鲜艳幽箐;若石子青用多了,呈色便灰蓝。由于回青价格昂贵,所以到了万历末至天启时,尤其是民间为了省钱多用石子青描绘纹饰。

眼前的青花大碗上青花明亮活泼,颜色灰蓝,可见是万历年间的器物。

单线平涂也是嘉靖时期开始兴起的。

那时候瓷器上纹饰的描绘手法由勾勒渲染转向单线平涂,即把纹饰的轮廊用线条绘出,再填上青花色,因此常有上色出轮廓用线的情况。到了万历时,描绘的技巧更上一层楼,工匠们在单线平涂的基础上,掌握了分水法的技术,用青花色更形象、更具层次地把人物、花草写得栩栩如生,其中应用了中国水墨画里墨分五色的手法,把单一的青花色,也画出多层色阶,深浅有致,纹理娇翠欲滴。

家豪手中的这件青花大碗将分水法表现得淋漓尽致。人的衣服涂色一笔而就,挥洒而成“一条衣”

,其中绉摺纷陈,衣袂飘扬,达到人物写意画的最高境界;而梅花边饰就显然带了单线平涂的余韵,表现出万历瓷器从明中过渡到明末的画风。

又是两点证据!

家豪的心变得更加激动起来。

所有的证据都证明了家豪手中的青花大碗是万历年间的民窑真品。除了釉光这个感官上的证据无法确切的证明外,其他的都是十足的证据。

真品!

家豪被自己的鉴定结论震得身体猛的一颤,脸上露出了激动的神色。

鉴定了七件瓷器终于鉴定出了真品了!

家豪无法形容自己现在的感觉,既有兴奋激动,又有完成一件重要事情的轻松。

不管是什么感觉,但家豪感到了幸福,努力后成功的幸福!

家豪强抑住内心的重重感觉,这个时候还不能懈怠,还有三件瓷器,谁也不知道后面的三件瓷器是个什么情况,万一也有一件类似这个万历年间的青花的大碗一样所有的特点那都是真的怎么办?

宁可错杀三千不能放过一个!

必须要把最后的三个瓷器看完!

如果真的有不能确定的瓷器,还必须用异能看一遍,现在已经已经不够了,必须尽快。

家豪感觉刚才刚才鉴定那个大碗用了将近五分钟,现在他最多还有五分钟。

去除静心所需的三十秒……

还有异能看瓷器所需的一分钟……

时间紧迫!

必须快!

家豪一步跨到第七件瓷器面前,第七件是宋朝官窑的粉青釉。

宋朝的官窑多为后世的仿品,而且尤其是以清朝康熙、雍正、乾隆这三个年代最多。

家豪看着眼前的瓷器,大体判断为雍正时期的仿品,因为只有雍正时期的仿品才力求和宋朝原本的瓷器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