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明皇子高爔传 > 第8章 学优登仕

第8章 学优登仕 (第2页)

作者:云间士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那个刚才厌恶高希坐姿的学童,根本就没听懂多少高希的话,此时就越讨厌起高希来,下定决心要给他点颜色看看。

其他学童则震惊于高希居然能将《千字文》中的四句话解释得如此透彻。看来,自己的《千字文》都白读了。

胡老秀才则完全没想到,疯了十八年的高希,只是自学了一两个月,居然对于蒙学读物《千字文》中的四句话,有如此深刻与独到的见解。除了大明律,他居然还读过《诗经》、《大学》、《论语》。

胡老先生的下巴,带动下巴上的白色山羊胡,激动地颤抖起来:这下真的寻到宝了!

你,你,你你背诵一下千字文吧!

“胡老先生已经认定高希是神童,虽然这个神童年龄有点大。

学童们有些用期待、有些用怀疑、有些用妒忌的眼光看向高希。

我背不出!

“这样的回答,正与高希前世的答题风格相一致。然而

轰~~,学童们哄堂大笑。

“哈哈,果然是个呆疯子。”

“说得比唱得还好听,原来只会说,不会背啊!”

学堂里热闹起来,学童语带讽刺,意思再明白不过:看你刚才说得头头是道,却背不了《千字文》,我们虽然理解没你高希深刻,但我们会背啊!

前世的高希确实背过这些明清两代的蒙学读物,但不是童子功啊,离过目不忘差远了!

若要解释其中的字句,那没问题,要通篇背下来,他还真不行。……

前世的高希确实背过这些明清两代的蒙学读物,但不是童子功啊,离过目不忘差远了!

若要解释其中的字句,那没问题,要通篇背下来,他还真不行。

胡老秀才的期望从平地起步,因为高希对《千字文》的解释直线上升,又因为高希干脆地说“不会背”

跌到谷底。但他仍旧抱着期望,急切的语气中混合着没有信心的期待:“那《三字经》呢,《百家姓》呢?”

都不会背!

“高希就是来折磨胡老秀才的,一点想象的空间都不给老秀才留。

这都不会背,刚才还说得头头是道的!

“那位想教训高希的学童终于毫无顾忌公开大声地嘲讽高希了,还有几个学童跟着起哄。

在现代人看来,“理解”

要比“死记硬背”

重要得多。但在中国古代的语文教育,都是从不求甚解的反复“读、诵、背”

开始的。

比如刚才那四句《千字文》,几岁的小儿怎么可能有高希这样的理解水平。因之,古文教育从蒙学开始,要在读诵背,不管你懂不懂,先熟了再说。

有了语感和几部国学著作打基础,随着学识、认知、理解能力的增长,日复一日反复研习,到了一定的年龄,自然就懂了。

如果一个男孩从六岁入学开蒙,苦读十年,到他十六岁的时候,差不多相当于后世初中毕业的年龄。他的古文阅读、理解和作文水平,已经远过现代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中国文化就这样传承下来,连绵不绝。

这就是中国古代的教育理念,而高希居然不会背基础蒙学篇章,难怪要被一众小童鄙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