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晚明海枭 > 第223章 名满天下

第223章 名满天下 (第3页)

作者:朱楼醉茶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王微说着又道,“再说,若个书生能如他这般行事?”

“修微之言,确系不刊之论。”

钱谦益对林海的幻想破灭了,他确实很难想象那劫持苏杭织造的悍匪能写出《葬花吟》来,那不是林黛玉倒拔垂杨柳么?

“谁说书生就做不得大事?若非权阉当道,林千户这等豪杰又何须乘桴浮于海?”

茅元仪一脸愤青样,他嘴上说的是林海,实际又何尝不是在说自己。

此人向来以诗剑风流的儒将自诩,最为向往的就是上马杀敌、下马赋诗,只可惜年过而立却落得个文不成、武不就,去年还因柳河之败受牵连被阉党罢官了。

“止生,何须如此执着?你又何尝不能乘桴浮于海?”

王微自离开茅家之后就醉心佛道,凡事都讲究顺其自然。

“东虏若平,我自会从赤松子游……”

茅元仪其实也是颇有些隐士情结的,这在他的很多诗作中都有体现,只不过他的爱国之心更强烈。

他说着叹了口气,忽又振作精神道:“听闻那林千户去年在福建大破郑芝龙,此人既有侠义之心,又晓畅兵事。若是他日高阳孙公复起,我必会向其力荐此人!”

几天之后,当林海的老闸船越过舟山群岛之后,他那篇文章又传遍了与杭州相邻的绍兴府士林。

山阴县西北,州山吴氏宗祠所在地,躺在病床上的吴孟明正在听他的四弟替他读林海的那篇文章。

这位前锦衣卫北镇抚司副理刑在七君子案中替东林党人说话,结果被诬以藏匿亡命而被投入诏狱,虽然最后侥幸没被整死,但脱一层皮也是免不了的。

吴孟明是武举出身,身体底子好得很,但毕竟已是年过花甲之人,在诏狱里走过一遭后回家就得了一场重病。去年刚刚有些好转,结果又被庶弟吴孟仁给气得不轻,这下又卧床不起了。

听完四弟给他读的林海文章后,六十三岁高龄的吴孟明挣扎着从床上坐了起来,拍着床板大声叫道:“好!

好!

这林千户真乃英雄也,堪为我辈武人之表率!”

坐在床边的文四爷却是没有武举功名的,不过他有锦衣卫百户的荣衔在身,勉强也能算个武人。

听到大哥的话后,文四爷先是沉默了一阵,接着才道:“大哥,你说这林海会不会也听到一些风声了?”

吴孟明一时没反应过来:“老四,你说什么风声?”

“宫里的风声……”

文四爷压低声音接着又道,“我可是听说了,今上的龙体如今是每况愈下。”

“老四,你这是从哪里听说的?”

吴孟明听到这话有些吃惊,作为锦衣卫高层,天启皇帝两年前落水他是知道的,但自从被罢官后他这里就完全没有宫里的消息了。

“大哥,这你就别管了,总之我不是随口乱说的。”

文四爷神秘一笑,再也不肯多言了。

余姚县汝仇湖,泗门谢氏的一处高门大宅中。谢正谦出外行猎归来,听说林海之事后久久不语,脸上露出惋惜神色,也不知是为了自家的生意,还是为了别的什么。

同在余姚县的一处乡村,一名十八岁的青年满身缟素,手里捧着誊抄而来的林海文章,跪在父亲的牌位前痛哭流涕,泪滴沾湿了纸上的新墨。

这名青年就是后来的大思想家黄宗羲,而他的父亲,则是苏州民变时被捕的东林党人黄尊素,去年闰六月在诏狱中留下绝命诗后自尽而死。

浙东并不是终点,林海之名的传播速度,远比他在海上戗风航行要快。

当他的老闸船航行到闽浙交界的时候,身在闽南的许心素也听到消息了。许大掌柜看到那篇文章后,当即眼前一黑,整个人昏倒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