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运筹帷幄 (第2页)

那就是之前拿百万贯钱,叫何有仁贿赂的那些为了钱,连亲爹都可以不认的贪官。

还是那句话,就算是一条裤衩子,一张草纸,都有它的用处,何况一个活生生的败类!

这种人,别的不行,耍浑钻营的本事绝对比任何人都强!

而柳尘现在要利用的,也正是他们搅屎棍的本事!

没办法,你用大道理跟反对女皇登基的酸儒士大夫辩论,他们能引经据典,说三年不带重话的!

但如果换做手中多少有点权利,而且还是不讲道理的搅屎棍跟他们耍浑。

就真的是秀才遇上兵了。

没错。

做为一个现代人,跟通读诗赋典故的古人引经据典,肯定是弄不过的。

那我就干脆点,把你拉到我画好的圈子里来斗法。

你说三皇五帝,我问你为什么不戴帽子!

你说秦皇汉武,我问你到底为什么不戴帽子!

就这样,三封信完。

最后还有一封信。

这一封,则是给李纲的。

如果说如今汴梁这个曾经的权利中心里,谁的话最有权威,那么无疑就是曾经打赢了汴梁保卫战的李纲了。

而且最牛的是,人家还是个文臣!

这也就导致,在这权利中心的位置,人家如今才是真正的文武通吃!

至于柳尘信的目的,自然是要让他履行赌约了。

就这样。

女皇的核心班底,基本成形。

文有名臣李纲,九卿王行,大儒何有仁。

武将则有那些,经历过烽火连天,残酷磨砺的强将张孝纯、孙翊及同为守将的王禀、王荀父子。

至于王禀父子,那也不必多言。

因为在历史中,太原被围困二百

八十六天后陷落。

而早已物尽粮绝的太原,基本已经是一座死城。

但王禀却依旧不肯屈膝降金,无视降金圣旨,带领最后残存数百人,与金兵展开巷战,最后被刺数十枪,与儿子王荀一起投河自尽。

以死报国志!

而他所率的太原之兵,纵知必死,也从始至终没有出现一例逃兵!

所以,此父子二人也能称得上是真正的民族英雄,悍勇之将,甚至比半路出家的张孝纯还要强上几分。

毕竟张孝纯原本可是文官出身,官从“知太原府”

,后来开始打仗了,于是文官也改了武行!

把信送出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