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大明1805 > 第六十一章 巡洋舰

第六十一章 巡洋舰 (第2页)

作者:王子虚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二战爆前才刚刚设计完成的新锐战列舰,大和、衣阿华、黎塞留等等,到了二战结束后就随着制导武器的成熟,迅的淘汰退役了。

总结起来看,历史上的正统无畏式战列舰,其有效使用寿命通常只有十几到二十年。

那么一战时期的优秀战列巡洋舰呢?

以英国的声望号战列巡洋舰为例,她在1915建成,在1947年拆解,前后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中,都挥了主力舰的作用。

这种战巡的有效使用寿命过三十年,甚至可能达到传统战列舰的两倍。

主要原因是航竞赛,让战巡的设计,有了被动的先见之明。

远洋船舶的航,通常用“节”

表示,1节的意思是“每小时1海里”

1海里等于1。852公里,是地球子午线上的1分弧长,6o分为1度,36o度为1圆周。

如果物体移动度6o节,每小时正好在地球表面移动1度弧长,36o个小时正好环绕地球一周。

一战到二战期间,舰船动力系统迅升级,海军舰队的航不断提高。

二战时期形成的航母战术,更是要求舰队有至少27节,甚至3o节以上的航。

战舰水线以下部分的外壳形态,又要适应战舰的目标航。

早期的传统战列舰,都是适应2o到23节的短粗舰体。

就算改造更换新的动力系统,也很难达到27节以上的航,强行推上去油耗也非常难看。

而且,传统战列舰的动力舱容量有限,往往装不下新型号的动力系统。

反倒是早期的战列巡洋舰,本来就是为27节以上航设计的修长舰体。

为了容纳早期低密度的动力系统,动力舱通常都颇为巨大,升级空间非常的富裕。

所以一战时代建造的战巡,到了二战时代升级之后还能继续用。

也许无法作为真正的舰队核心主力了,但是二战的舰队主力也已经变成航母了。

不过在制导武器成熟之前,航母编队中仍然需要高主力舰护航,同时作为大型防空平台。

战巡依靠天生的高航,能在二战的大舰队中继续拥有一席之地。

至于一战的传统战列舰,到了二战时代都因为跟不上航母,被直接淘汰出了主力舰队。

除非给低战列舰再接上一截船壳,拉长舰体的水线长度,把船壳里面结构全部拆了重建。

这种改造费用实在是太高了,历史上这么干的只有意大利人。

他们在二战前改造了四艘一战老船,费用足够建造2。5艘新锐高战列舰了。

二战时代的“新锐战列舰”

,或者叫“高战列舰”

,是无畏式战列舰的最终完全体,也是大舰巨炮时代的图腾和象征。

包括衣阿华级、黎塞留级、维内托级等新锐高战列舰,都是在拥有传统战列舰的防御力和火力的同时,同样拥有战列巡洋舰的高航。

高战列舰,可以看做是完全体的战列巡洋舰。

但是战列巡洋舰战术上的继承人,却不是二战时代才出现的,这种新锐高战列舰。

而是巡洋舰根基上出来的另一枝花——航空母舰。

航空母舰的战斗模式,已经抛弃了传统前卫战、舰队决战的思路。

硬要套的话,航母会在前卫战的时候,就直接把敌人的主力消灭掉。

战列巡洋舰可以兼顾前卫战与决战。

航空母舰则把前卫战与决战本身合二为一。

而这条路的极限是——

现,即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