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大明1805 > 第七十七章 大食战场

第七十七章 大食战场 (第2页)

作者:王子虚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大明的行为被现之后,干脆也就不再做掩饰了。

继续运送更多的船壳和装备,到大秦海里面组装更多战舰。

公开进行战争准备,给海岸线上修好的基座上装主炮,为海上的巡洋舰提供掩护,防止敌人舰队直接轰击海岸线。

大明在这次战争中的初步作战目标,本来是保住西海半岛和运河,同时夺取整个埃及和印度。

这个战争目标本来不算太大,但是却低估了自己给泰西人造成的压力。

大明在大秦海内不断的建设码头和造船厂,不断的送战舰进去的过程中,泰西人也没有闲着。

泰西人虽然暂时不知道大明在暗度陈仓,但是感受到的威胁却也是在不断提升的。

他们开始往大食周围地区增兵,特别是英国、西班牙、奥斯曼三国。

当大明公开准备战争的时候,泰西人长期积累的压力终于达到了临界点,再加上英国人的斡旋,反大明同盟终于成立。

反明同盟成立后,立刻要求大明拆毁大秦海的所有装甲巡洋舰,或者在泰西舰队监督下绕大西洋运回小西洋。

本来就准备对埃及和印度战争的大明,理所当然的拒绝了“蛮夷们”

的自残要求。

自认为被逼到墙角的反明同盟,就主动正式对大明王朝宣战了。

露西亚在北方战场先动进攻。

然后泰西诸国联军与奥斯曼军配合,从东西两个方向行动夹击西海地区,试图夺取西海半岛和运河。

这场真正的世界规模的大战,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作为主战场的大食战场,在开战之后迅聚集了所有反明同盟的部队和舰队。

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普鲁士、奥地利、露西亚、奥斯曼、荷兰、撒丁(意大利)尽数到场。

在整个大食战场之中,又分成了埃及、死海、两河、大秦海四个分战场。

埃及战场是对埃及本土的争夺,死海战场是对西奈半岛以东和以北,以及大食半岛北部地区的争夺。

这两个战场都以西海半岛(西奈半岛)为中心。

西海半岛的面积太小,本地没有足够的补给来源,大明只能通过红海航线,从东非和印度输送物资。

这让大明的参战人员数量受限,无法挥本土的人力优势。

这些地方对于泰西诸国而言,虽然也不是本土,但是他们的本土比大明近得多。

通过大秦海直接海运补给更加方便,所以参战人员数量反而要多一些。

但是最终的结果也是两败俱伤。

至于两河战场,在反明同盟成立之前就已经打了很久了。

那是大明从奥斯曼手中夺取两河流域的战争,对手主要就是奥斯曼帝国的部队。

在这里,大明可以从印度和波斯运送士兵和补给,虽然主要也是通过海运,但是周围全都是大明殖民地,

效率比从东墨洲通过红海运输高太多了。

奥斯曼部队水平也明显低于主要泰西国家,整个战争过程就是在奥斯曼部队的持续后退。

最终大明基本占据了整个两河流域。

两河战场的大明部队完成任务后,曾经尝试继续向西方进攻,试图打通与西海半岛交通线。

但是遭到了泰西诸国和奥斯曼联军的拼死阻击,目标最终未能完成。

大秦海战场就是海战。

在战争早期,大明在大秦海的海军舰队数量有限,甚至根本就没有主力铁甲舰。

不过泰西诸国的主力舰队,大部分也被大明的主力舰队拖在了南大西洋,在大秦海内的舰队同样不是主力。

大明海军的装甲巡洋舰舰队的早期作战思路,就是去打击泰西各国补给航线,干扰泰西各国对战场的支援。

结果意外交火了几次之后现,敌人的炮弹打不穿自己的装甲巡洋舰的装甲。

因为这时候的表面硬化装甲防御效果拔群,而大口径穿甲弹没有成熟,是盾大于矛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