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神御天下 > 第174章 神道

第174章 神道 (第2页)

作者:岁月枯荣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霍石桥见大军已经开始有序入城,招来身边参谋,吩咐道:“拟一份符书,送清虚山上阳台宫,告知他们世子勾结西方佛国妖僧一事,暗示与幽州有关,尽量婉转隐晦,神道祖庭,仙人皆慧,看得懂便够,说太多反显咱挑拨离间,引山上人不满。”

参谋唱喏去了。

沈渐这才想起,五宗之一的神道宗祖庭其实便离芜城不远,道:“你想让神道宗介入调查佛国僧人一事?”

霍石桥道:“道宗对权力变革没有兴趣,但他们对佛国肯定不会淡然视之。”

沈渐道:“京都宣道观许真人与长宁寺住持关系不是挺好?”

霍石桥噗哧一笑,喷出一口酒水,以袖抹嘴嘴道:“好,那只是表面,双方都恨不得笑脸递刀子才是真。”

当然他不可能告诉沈渐那晚皇族动乱,很大部分就是仗温陵支持,且出奇不意从许真人夺走京都大阵阵符,才有恃无恐,结果谁也不承想温陵所做本就是天后授意,要的就是让皇族以及爪牙,一个个争先恐后跳出来亮相。

……

大军开始短暂休整,晋、河两州官员已经6续派出手下官员将来接洽,纷纷表示忠诚,说当日东柳山起兵,他们只是身处屠刀下,不得不低头。

两州官员还送来无数珍玩古董,大量原本晋王积累分散各府的军需灵髓。

目的只有一个,让前指将军在塘报中为他们说句好话,保自脑袋及上面那顶官帽。

这些烦心事沈渐当然不用插手,霍石桥身为西路平叛军代统帅,有绝对裁量大权。好处也没少拿,军队就这点比衙门官僚爽快,好处人人有份,按职级高低,功劳大小分配。

沈渐是拿下叛军大营、芜城两处最大功臣,霍石桥这人也极其大方,分得的好处自然不少,光灵髓就高达十万,只是这些灵髓属叛军军需,品级较次,但换算成金银,用小山来形容也不为过。

西路平叛军临时指挥所设在一处临时征来的宅子里面。

郡守府已在攻城那一夜毁于一旦,府衙后面的前郡守家眷也被霍石桥派人送往了京都,包括被沈渐战斗前扔出大殿那个小姑娘,她是前郡守家千金,郭震洲袭杀郡守后,怕郡守家眷透露他的老底,便将他们全部留在了府上。

送走那天,据说这位千金小姐还提要求见一面沈渐,想当面说声谢谢,不过沈渐没搭理。萍水相逢,只当一场路人有缘,他向来不是那种施恩图报的性格。

指挥所门前来了两名着蓝袍,背长剑的道士。

正经道门中人,除非斋醮科仪大型活动,很难从服色看出他们地位高低,眼力劲好,能从境界判断一二,境界高,意味着活得久,这种人在山上地位通常不会太低。

这两人中看起来年纪偏大,身形颀长那位就普通道境神华;而个头较矮,看起来孩童无异那位则让人看不穿。

于修行者而言,看不穿即高深莫测,往往意味着境界极高。

霍石桥也是天元大圆满强者,他都看不穿,自然知道深浅,赶紧起身相迎,朝廷官员对待山上人通常不会怠慢,但凡谱牒仙师都意味着背后靠山强大。

“我们来自清虚山,下阳台宫。”

年纪看起来比较大的道人主动自我介绍:“贫道耿麟,同行这位是本宫小真君降真大长老。”

霍石桥赶紧一揖到地,抱子午诀,行了个道门大礼。

清虚山分上阳台宫和下阳台宫,前者位于祖峰,祖庭所在,宫中仙家多修清静道,不与凡俗牵连因果,虽贵为神道宗正宗主脉,但很少行走世间,名声不显;而下阳台宫原本是神道宗山门香火殿,后来为了方便与世俗联系,才兴建宫观,建了这处下阳台宫,监宫真人称为‘小真君’,也是代行道宗庶务第一人,通常都是由本宗境界不低,最能打的大长老担任。

看上去个子小,容貌也稚嫩的降真看都没看一眼,背着手,抬头看天,老气横秋,背上那柄剑鞘快拖到地面的长剑,又让他看上去极像装老成的小孩,让人忍俊不经。

霍石桥可不敢笑,神道宗小真君可不是他敢去嘲笑的对像。

看了好一会儿,降真才道:“沈渐何在?”

说话的时候,眼睛也朝霍石桥看上半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