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以【朝】那些事 > 第63章 虎穴奸案

第63章 虎穴奸案 (第2页)

作者:为情所赞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于鹏展的管家是个聪明的人,他看出了老爷的忧郁,于是就在一天私下里偷偷对他说:“老爷,您是在担心自己的身后事吧?”

于鹏展被管家的话戳中了痛处,他长叹一口气,道:“是啊,你说人到了这个年纪,谁会不为自己的子孙着想呢?都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可我那几个儿子,唉。。。不提也罢。。。”

管家接着道:“老爷若担心自己的身后事,小人有一计,或许有用。”

“哦?那你快说呀!”

“老爷您不是素来信奉风水气运之说吗?一个好阴宅的作用不用小的多言了吧?您何不趁现在先提前给自己找个风水宝地呢,这样您在百年之后也必能福佑子孙,全家也一定会更加兴旺。″

"

是啊!

″于鹏展连连拍手称赞,他确实也素来信奉风水气运之说,"

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得亏是你提醒我啊。″于是连日来的阴郁遂一扫而空,胃口也不由大增。吃过午饭后,他立刻就找来了几个儿子,命令他们马上带着重金去寻求高明的堪舆先生(测风水、坟宅的风水先生)。

要说这五虎办事倒也麻利,很快就请到了一位邻县名头很响的堪舆先生袁半仙。据说这袁半仙是袁天罡的后人,上晓天文,下知地理,分金断水是无所不能。他也因此而自抬身价,看一次就要收上二两银子。但即使收费如此高昂,仍有许多人慕名而来。

这五虎心想,这袁半仙这么托大,肯定得有些真本事吧?万一都是装神弄鬼,那自己岂不是被忽悠死了?自己应该先试探一番。于是这“伯虎”

就问道:“先生,不知道您对风水地学有没有什么研究?这种东西可信吗?”

那袁半仙正色道:“风水地学可是大有讲究的,安能不信?这风水地学可以追求到先秦,当年赤松子将地学正经《青囊经》三卷授黄石公,黄石公又将它传给张良,张良得到后细心研学,后来广收门徒,传之四方,造福天下。其中卷《化机篇》说得好:‘天有五星,地有五形,天分星宿,地列山川,气行于地,地丽于天,因行察气,以立人纪。’地气天文本为一体。人秉天地阴阳二气所生,岂能不信地学?地学传到东晋郭景纯先生,他着《葬书》,将地学大为展,并使阴宅之学更臻完善。《葬书》上说:‘占山之法,以势为难,而形次之。势如万马,从天而下,其葬王者。势如巨浪,重岭叠嶂,千乘之葬。势如降龙,水绕云从,爵禄三公。势如重屋,茂草乔木,开府建国。势如惊蛇,曲屈徐斜,灭国亡家。势如戈矛,兵死形囚。势如流水,生人皆鬼。’可见,这阴宅之学,功夫深得很,不是轻易能探求得到的。”

于家五虎听了袁半仙的话,虽听不甚懂,但也大概知道了他绝非凡人,于是立刻换上了一幅恭敬的样子,将它延请回府了。

这袁半仙来到于家后,听了于鹏展的诉求,拍拍胸脯表示小事一桩包在身上。

这袁半仙看起来也确实是有两把刷子,没过几天就回到了全府,一同带回了三个绝佳好穴:一为龙穴,能令子孙高官厚禄,世居尊位;二为虎穴,能令儿孙富贵满堂,日入斗金;三为福穴,能令儿孙满堂,个个长命百岁。

这于鹏展听后就开始琢磨了,心想这有命没钱花也白搭,有钱就有地位,有钱子孙自然就能和睦相处。再说咱自己不就是条大老虎吗?虎穴虎穴,选它准没错!

于是便打定主意,对这刘半仙说,你就带我去那虎穴瞧瞧吧。

袁半仙于是把他们和一些充场的百姓带到了一处山峰。众人仔细一看,却见此地山峰三面壁立,中间一块凹地。山不高,却林木葱茏,尤其是那块凹地,芳草丰盛,虽是冬天,亦青青翠翠。环绕四周的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溪中时见游鱼出没。于鹏展心中不由暗自赞道:“果然一块风水好穴。”

“老爷,你看此地山环水抱,气势团聚,草木葱郁,活力旺盛。这种山、水、势、气四样俱全的宝地,世上难得。”

于鹏展这里瞧瞧,那里看看,连连点头:“袁大师说得不错,这方圆百来里地面,确实再也找不出一块这样好的地来。”

袁半仙说:“自古以来,风水之事不能不讲。当年朱洪武贫不能葬父母,祷告上天,代为看管,用芦席将父母尸体包好,浅浅下葬。后来,扫平群雄,据有天下,打刘伯温到凤阳老家营造皇陵。刘伯温看了看朱洪武父母的葬地,对人说:‘原来皇上的双亲葬在龙口里,怪不得今日坐江山。’”

说到这里,在场诸位都笑了起来。袁半仙于是继续说:“葬在龙口出天子,葬在凤口出皇后,葬在虎口里出将相。大爷,龙口凤口那是皇帝老子的,虎口却是可遇不可求啊!”

于鹏展心中欢愉,连连叫好,说道:“先生说得好,等我死后就葬在这里。”

袁半仙又打开罗盘,细细地测了一番,削一根树枝插在凹地上,说:“这里便是金眼的正中处,让您老人家能头枕山峰,脚踏流水!”

事后于鹏展毫不吝啬地答谢了袁半仙,并委托他在自己百年后为自己举办葬礼。安排好后事后,没过多久,于鹏展就一命呜呼了。

袁半仙亲自主持了他的葬礼,他让人在墓穴树枝处挖了一个小孔,众人莫解其意,但没过多久,就见其中冉冉升起一股青烟,袁半仙抚手而笑:"

这是福气入穴,几位公子,全家气运旺不可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