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以【朝】那些事 > 第93章 男子上学堂见教书先生白天教书晚上却被尼姑拖进屋

第93章 男子上学堂见教书先生白天教书晚上却被尼姑拖进屋 (第2页)

作者:为情所赞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周文才见状一把撕下自己的衣服,从后面背着的竹篓里拿出了一些在上山的过程中摘的止血药,用衣服合着止血药把大叔的脚包扎好。

之后又拿出了剩下的一些药,继续捣碎了,接过大叔手上抱着的兔子,把兔子受伤的腿包扎好。

大叔见了,露出欣慰的笑容,问道:“小孩,你几岁,叫什么名字?”

“我叫周文才,今年八岁了,大叔你要去哪里,现在还能走吗?要不要我扶你?”

周文才回答道。

这位大叔听了这个名字好像很开心的样子,不断地点头,开心地说道:“原来你就是周文才,孺子可教也。”

“大叔你认识我吗?”

周文才不解地问道。

“不不不,不认识,我要去瓦窑坡见一个老朋友,你知道怎么走吗?”

大叔问道。

周文才听了,骄傲地抬起头,说道:“原来大叔是要去瓦窑坡呀,我就是瓦窑坡的村民,那我扶着你一起走吧!”

周文才放了怀中的兔子,让它自己跑向深山密林里了,接着就扶着大叔边走边歇,到了傍晚时间才到达瓦窑坡。

周文才到了家门口,看见娘亲今天没有去做工,而是在门口等他了,便介绍说:“娘,这位大叔是我在上山打猎的时候认识的,他说要来瓦窑村找老朋友我就带他来了,你今天没有出去吗?”

孙氏“噗嗤”

一笑,对着儿子说:“什么大叔,还不快来给郭先生行个大礼,是我让他来的,他要找的朋友就是我。”

周文才还没有反应过来,孙氏就恭敬地对着郭先生说道:“先生快里面请吧,我做好了饭菜。”

他们坐下来吃饭的时候,孙氏告诉周文才,郭先生是他父亲的好友,当年他们一起考科举,父亲半路遇险,郭先生考中秀才之后就没有再考了,后来无心为官,干脆开了学堂,这次就是想请郭先生来看看周文才这个学生到底合不合格,郭先生收不收。

郭先生吃完饭,满意地说道:“为官者,要有怜悯之心,才能替百姓谋福,今天我看见他在山上打了兔子还帮它包扎并且放归山林,就知道这孩子将来必成大器。”

周文才听了,不解地问道:“先生的意思是可以收我做学生吗?”

郭先生不语,静静地坐在那里微笑,聪明的孙氏赶紧对儿子说道:“别问了,还不快下跪磕头,你有老师了,可以上学堂了。”

周文才听了马上跪了下来,磕了三个响头,在他磕完头的时候,转身问孙氏:“娘,我们家不是没有钱吗?我拜了师也没有用啊!”

这时隔壁的王伯伯手上拿着个包裹走进来了,他看见周文才跪在地上,又看见家里多了个人,猜到这应该是镇上开学堂的老师了。

王伯伯当着他们三个人的面,把手上的包裹递给孙氏说道:“孩子娘,这是我们村的村民集体凑的,我们知道孩子想上学,但是你们娘俩这几年不容易,哪有钱,家家户户都凑了点,就当这几年这娃帮我们干活儿的工钱吧,快收下。”

郭先生见此情景,感动地说道:“都说瓦窑坡是个好地方,以前从来没有来过,今天淳朴的民风算是让我见识到了什么叫互帮互助。”

第二天一大早,周文才就跟着郭先生去镇上了,从此周文才只能过年的时候回来,其他时间都要在郭先生的学堂度过。

周文才来到学堂,才知道自己不是最小的学生,有些家里比较富裕的学生,早几年就开始上学了,自己和别人比,已经落下了好多。

可是周文才的父亲也是个读书人,他读书是有点天赋在身上的,加上周文才自身也是个很努力的人,他不甘落后于人。

白天,郭先生在课堂上带着他一起学习,晚上同窗好友们都睡了,他就一个人点着香油灯,去屋子的外面找一个地方挑灯夜读。

这一晃又过了八年,如今周文才已经是个十六岁的少年,在他的努力下,他的学问已经甩别人好几条街了,成了班里成绩最好的学生,郭先生也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

这一日放假,其他学生离家近都已经回去了,而周文才的家要翻过一座山头才能到达,因此他每年过年的时候才回村子,空荡荡的学堂只有他一个人在抬着头学习,这时门口来了一个尼姑,像是在找人,又像是要化缘。

周文才见了,双手作揖道:“这位师太,我们这里是学堂,您有什么事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