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崇祯太子 > 第一百五十一章 自裁

第一百五十一章 自裁 (第1页)

作者:无原盒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尼堪这路人马自离开杭州大营之时便已注定要折在朱慈烺手中。

这句话听起来好像有些装x的嫌疑,但情势既定,的确也没有多少走偏的可能。

至于为何说自离开杭州大营,而非自小股鞑子被灭,却是因为当时的多铎的确还有旁的选择。

那时他若专心攻取杭州,果断将人马从不利于其挥的苏松之地撤走。

待到拿下杭州,断开江南与大明其他各省的6上联系之后,清军自可从容反身整理太湖周遭水网密布之地。

只可惜多铎终归还是没能狠下心来做出取舍,如此才使尼堪一头扎进了朱慈烺早早布好的网中。

当然,不论他或尼堪都是打小便跟着老一辈从战场上滚出来的,又如何猜不到明军折腾这么一番的用意

可说到底他们的问题从来都不在战术上,便是看透朱慈烺的谋算,并且已做出最好的应对却也有些于事无补的意思。

所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在渡过长江之后,多铎尽最大可能避免了攻城战的生,又以弘光被俘为契机涣散了江南各城的抵抗决心,几乎使应天成为了一座孤城。

可这一个又一个的胜利让他忽略了极其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清军在江南并没有根基,而他的敌人却在这里拥有广泛的统治基础,哪怕这基础已被腐蚀得千疮百孔,但若用对地方却也能在关键时刻挥出远其本身能力的作用。

所以在一系列的战略冒进之后,两难的选择终又摆在了多铎面前,而在战略上的短视和对敌人的轻视双重作用之下,尼堪这路人马的命运自然也就在离开杭州时确定了。

话到这里,许有人会问,多铎既想保住苏松,又想保下鄂尔都那支人马,可朱慈烺何尝不是既想吃掉尼堪,又想保住杭州

两人同样不想付出代价,其中又有什么异同

唔其实在本质上两人并无不同。

多铎高估了降军对绝境的承受能力,朱慈烺漏算了渡江而来的乌真哈,双方都有所得,亦都有所失,而这场关乎整個江南局势的战役到底会以何种结果收场却已非两位统帅能够左右的了。

胡茂祯自随尼堪踏出营寨开始便在寻思脱身之策,可他几次想要从侧面强调营啸的严重却都被尼堪无视或直接打断,搞得他想以此来作为铺垫,继而先行探查情况的意见直接无从提出。

这般情形他自不可能坐以待毙,但眼看与营寨的距离也越来越短,他却还是没有寻到适合的理由。

如此情形他也便只有在麾下兵卒起进攻时趁乱逃走这一条路了。

至于说他为何不尝试劫持尼堪

呵呵,真当全副武装的一军统帅会是那么容易的

所幸天无绝人之路,就当他集中精神为脱离险境而做准备时。

尼堪竟然快走几步,拉开了与他的距离,而其身侧戈什哈亦紧紧跟随,一时间竟无人理会他这个堂堂总兵。

胡茂祯从军多年,历过的战阵少说也有双十之数,能于这一次次搏杀之中保全性命,其应变能力自然是最拔尖的。

一时间他也不管黑灯瞎火是否有人能看清自己的表情,勒马立于原地的同时,羞恼、后悔等情绪便通过五官展现了出来。

待他再次看向前方时,尼堪已带着戈什哈将他落下了好一段距离,而队列的最后一排亦堪堪从他身边错过。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到了这会胡茂祯当然不会犹豫半分,趁着无人注意之时,控着战马便隐入了夜色之中。

“放箭”

狂奔不过三两个呼吸,胡茂祯便听黑暗之中传来一声呼喝,显然是隐于两侧的兵卒在现自家大帅脱了险境后便立刻起了攻击。

寻常来说,受到伏击的军队之所以会溃败乃是因为从行军阵型转为战斗阵型需要不少时间。

可尼堪所领八旗兵卒的精锐程度已能算做当时最顶尖的那一批。

待胡茂祯再扭头看去之时,就见那些兵卒竟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便组成了一个个小型阵势,而这一个个小阵居然还趁着箭雨的空档不断汇集。

“向大营突围”

尼堪的声音蓦然响起,胡茂祯在将战场情况扫视一番后顿时陷入了纠结之中。

他原本以为凭自己争取来的这点时间,亲兵少说也能组出来两三千人马,可当他和自家队伍汇合之后却现大抵也就来了千五六的样子。

这点人马拿来唬人的确还能凑合,可要是想围歼这八百真鞑子却是力有不逮了。

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