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崇祯太子 > 第一百六十三章 我不走不代表他们有罪

第一百六十三章 我不走不代表他们有罪 (第1页)

作者:无原盒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7月7日夜

自打那明黄色大纛在钱塘江边竖起之时,太子殿下领兵来援的消息便以极快的度传了开来。

随后百姓们自是6续回返,可绝大多数官员们却都缩在钱塘江以南,似是杭州有噬人饿虎一般。

“老师,诸臣皆托词不归。”

“先前乃是形势所迫不得不做两手打算,现在殿下已然回返,他们如何还不回来”

身前青年话音才落,黄道周便怒气冲冲地问了一句。

所谓党内无派,千奇百怪。

他虽与以刘宗周为的浙江官员护卫盟友,但论到细处却也有不小差别。

就拿昨夜议事来说,从表面上看来他们虽都不愿轻易放弃杭州,但杭州本地势力更多是出于对自己家业的不舍,而黄道周则更多出于对局势的考量。

以此为基,在议定最终结果后,二者之间的表现就有了天壤之别。

杭州本土势力以最快的度将家人、钱财全部运到了钱塘江对岸,而黄道周则在城中静待最后时刻的到来。

没了这些人作为助力,他在杭州城里获得消息的能力自然大打折扣,待到下午他才得知朱慈烺回到杭州的消息。

也是这老汉仗义,在得到此消息后,他并未选择去见朱慈烺,而是在第一时间派自己的学生去通知那些离杭官员。

只是

“老师,诸位大人虽未明说,但”

“但什么”

眼见自己学生孤身回返,黄道周自然疑惑不已,可当问过缘由之后却见其吞吞吐吐,他便追问了一声。

黄道周这学生名为陈骏音,其人此时虽只有四十左右,但最终却活到了近八十岁。

甚至在三十余年后还曾以幕僚的身份参与过郑经突袭福建的战事。

在那一战中,他建议郑经放弃已经攻占的邵武,搜刮邵武的钱粮,然后全军撤往福州。

再效仿三国时曹操火烧乌巢,集中全部兵力攻占福州南台港,截断清朝福州绿营的物资补给来源。

然后挥明郑军在兵力数量上的优势,以人海战术,水6并进,分兵合进,两路合围,突袭闽东福州绿营的巢穴台江,战决拿下福州。

这般谋算是极其符合当时局面的,可在内部斗争的作用下,这一策略非但没有被郑经采纳,陈骏音更是被赶到了荒郊僻壤任一小官。

最终,这一战清军以少胜多将郑经在福建的精锐军团全部歼灭,而清军也彻底在福建站稳了脚跟。

言归正传。

听到自家老师的追问,陈骏音稍一犹豫便答道“应该是怕太子殿下报复。”

“报复”

听到自己学生的话,黄道周顿时便愣住了。

这位老先生于学术上颇有造诣,但在庶务朝争之上却单纯得有些可笑。

在原本的历史上,潞王与杭州诸臣降清之后他便与朱聿键跟着郑鸿逵去了福建。

天可怜见,但凡有些那啥,都不会放着那么多根正苗红的督抚不选,反倒选了一个招安而来的海盗头子。

“他们怕什么报复”

见自己学生沉默不语,黄道周不由追问了一句。

这人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他却有一点,非常认可先达者为师,亦不会因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自己的学生而心有不满。

就如现在,他见自己的学生已经在自己之前弄明白了其中原委,除了想早些知道之外却也没有太多旁的想法。

陈骏音对自家老师知之甚深,自不会有旁的顾虑,待黄道周又催了一声后,他便咬了咬牙将心中猜测全都说了出来。

于明面上来说,撤离杭州是诸臣商议所得,虽称不上完全合情合理,但在规程上来说似乎也没什么错处。

可华夏几千下来,何曾把真正的东西放到明面过

所以在陈骏音前去之时每个官员都表达了同一個意思我只是服从诸公决意,并非心怀二心,可保不齐旁人存着鬼蜮心思,让殿下心存疑虑啊。

黄道周能成为当世大儒自然不会是驽钝之人,待自家学生说完之后却也大体明白了其中意思。

“这些人心思太重只要自己持身以正便是旁人真有诽谤又能如何”

对自家老师的话,陈骏音自是认可,可同时他也非常清楚,那帮人里有几个能称得上持身以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