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水患二 (第2页)

作者:憨包鸭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几十万百姓受灾压是压不住的,也不能压,否则生民变多少人会人头落地,稳定粮价是必要的,以免引起百姓和灾民的恐慌,只要稳定住民心事情就好办了。

说起来“稳定民心”

四个字简简单单,其实反而是最难的。

刘耕苦笑"

李大人所言不错,苏州府目前粮食是充足的,不过也只够勉强维持十天,十天内若是筹不到粮食就难办了。"

"

那就问商人们筹措。"

林如海说,他主管盐政知道江南一地富商云集,每个富商手里都有大把粮食,特别是徽商一派,做的就是粮食生意。

钱鹤摇摇头"

如海想得简单了,商人重利,老夫敢肯定这些商人们正想着如何借用水害捞钱呢!

"

贾蓉听他这么说心里认同,不管哪朝哪代都是不可避免的事情,老百姓恐慌必然大量购买粮食储存起来,越是储存粮食商人越会从中牟利。

厅中几人一筹莫展,李子健一直关注着贾蓉,见他面容轻松,下意识的问"

贾蓉,你有什么看法!

"

那日诗会他想收贾蓉为徒,不过贾蓉拒绝了,事后想清楚原因,对贾蓉更加另眼看待。

贾蓉没想到李子健会问他的看法,见厅中几人同时都把目光集中在自己身上,有些无语,你们加起来都几百岁的人了,来问我这个十几岁人的意见真的好么?

"

蓉哥儿你有什么好想法直说就是,你年轻说得不好想必三位大人也不会为难你。"

林如海既想听听这个他看好的年轻人的想法,又生怕他年轻,说出来的话惹怒他人,于是出言转圜。

贾蓉听林如海都这么说了,不好推辞,仔细思忖一番,想想前世救灾的经验仔细斟酌之后才说道。

“正像李老大人说得,水患这事必须上报给朝廷得到朝廷的支持,想必刘大人已经上奏,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流民的安置,绝对不能任由流民在城外居无定所,时间就了恐生暴乱,应该划定出一块地方兴建临时居所给到他们,提供生活物资,刘知府可以调集军中兵力参与营建,对于城内官府应该召集各大粮商强势划定粮价浮动空间,同时向周边府道筹措粮食,布檄文稳定民心,避免百姓心生恐慌;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在划定的安置区内防疫的事项也应注意,可以召集有经验的大夫进驻安置区,随时关注疫情;至于灾后的重建也可以让军队参与其中,最大限度地帮助百姓尽快回归生产,在下觉得只要本着”

以民为本“的救灾理念想必灾民暴乱的事情就不会生,切记约束官府和军队,不要和百姓生冲突,如此这般反而能够树立官府的形象。。。。。。”

贾蓉一口气零零散散的说出他关于治理水患的想法,三人听着都有些惊异的看着他,本来都是抱着考校的想法,没想到贾蓉能够说出这些,互相对视一眼都笑起来。

“贾公子不要读书了,留下来给某当个幕僚吧!”

刘耕下意识地开玩笑。

钱鹤不乐意,讥讽道:“刘大人,你好大的脸,敢让老夫地徒孙,宁国府世子给你当幕僚。”

刘耕讪笑:"

老大人哟,某也只是一说。“

随后向贾蓉抱拳施礼请求:”

适才贾公子只是简单的说了下,不知可否形成一个具体的实施章程?”

刘耕在苏州为官多年,如今向一个十几岁的学子行礼倒是头一次。

贾蓉点点头,帮人帮到底。

一旁的李子健插话说道:“贾蓉,适才你说的派遣军队参与灾民安置,岂不知我朝军队只为战时准备?军队的调遣权一律都在中枢,刘知府能够调动的地方军队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