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华夏真相集 > 第五十八集 秃发鲜卑

第五十八集 秃发鲜卑 (第1页)

作者:背砍刀诗人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燕都广固,君臣议政。

慕容超闻说公孙五楼所说三策,笑道:京都殷富,人口众多,不能立即入驻守备。青苗遍布田野,假使全部铲除以守都城,用以保全性命,朕不肯为也。今我据有五州之地,有山河之固,战车万乘,铁骑万群,即令敌人越过大岘,至于旷野,我以精锐骑兵攻之,彼则皆为我虏也。卿所谓下策,以朕观之,实乃上策耳。

贺赖卢出班:陛下放弃公孙尚书上策,晋军若来,我国危矣。

慕容镇亦出班奏道:若如陛下之言,在平原上使用战马为便,则应出大岘迎战,就算打不赢,还能退守。不应将敌人放进大岘,自找窘逼。当年成安君未守住井陉关,终被韩信降服;诸葛瞻不据险隘之处,致被邓艾擒获。臣以为天时不如地利,固守大岘实乃上策。

慕容超甚为固执,皆都不听。

众臣退殿,贺赖卢对公孙五楼道:皇上不用公之上计,其亡不久矣。

慕容镇亦对韩淖道:主上既不能铲除青苗坚守要隘,又不愿迁徙人口躲避敌寇,实似刘璋当年。今国灭我死,你等则必如吴越之人,以纹身为荣也。

韩淖不答,反将此言密报皇帝。慕容超闻而大怒,令将慕容镇投进监狱,遂聚集莒城、梁父两处守兵,修筑城壕,简选兵马,养精蓄锐,等待晋军来攻。

字幕:晋义熙五年,南燕太上五年,夏初。

刘裕率部北上,进驻东莞。

慕容超闻报,派左军将军段晖、辅国将军贺赖卢等,率五万步骑进据临朐。

不数日,晋军越过大岘。

慕容超此时方才感到害怕,急率四万士兵到临朐,向段晖靠拢,并对公孙五楼说道:我应进据川源,晋军到来以后无水,则必无力打仗矣。

公孙五楼领命,遂率骑兵飞速去占领川源。

不料刘裕已算着此处,早命前驱将军孟龙符到达川源设伏以待,公孙五楼大败而回。刘裕复派谘议参军檀韶,率领精锐兵马攻破临朐。

慕容超大惧,独骑逃到城南,投奔段晖大营,急使其速出,迎战晋军。

段晖引军出营,复又大败,被刘裕部将所杀,为国尽忠。

慕容超又逃回广固,令外城百姓都迁入小城内固守,派尚书郎张纲向姚兴请求援兵。

又从监中放出慕容镇,当众谢罪:朕继承先人创建大业,不能够任用贤良,却刚愎自用,今覆水难收,后悔莫及!

才智之士施展谋略,必在事危之时;忠臣树立节操,是在面临灾难时刻,望将军休记前嫌,率诸君尽力想出奇计,共同度过艰危。

慕容镇:陛下既已亲率军队,首先败阵逃跑,群臣皆失信心,士庶灰心丧气。今观内外形势,后秦自有内患,恐不及分兵救援我军。我等正当再决一战,以争天命。今收集国内散兵尚有数万,可将金帛、宫女全都拿出,用以犒赏三军,以此令诸将士效命死战可也。上天若是助我,就足以击破来贼。若不成功,死亦值得,不能闭门坐等敌人围攻耳。

慕容超闻说要尽出金帛宫女犒赏将士,毕竟不舍,颇费犹疑。

司徒慕容惠出班说道:臣谓此计不然。今晋军乘胜而来,气势逼人,我败军之将怎能抵御?后秦虽与夏主刘勃勃相持,但不足为患。况秦燕二国已成唇齿相依之势,今我有外患,秦王定会前来救援。然而自古以来求援,若不派大臣则请不来重兵。今有尚书令韩范德威并重,为燕秦两国并皆尊敬者,宜派去请求救援,以度今日艰难可也。

燕王深然其言,于是又不用慕容镇之计,派韩范为使,张纲、王蒲为副,西入长安,向秦王姚兴请求救兵。

韩、王二人领命方出,刘裕已挥军来攻广固城,四边合围。但因广固城高池深,兼有慕容镇等旧将勋臣用兵坚守,故久攻不下。

探马报与刘裕:今闻燕王遣使往长安请求救兵,秦王即将发兵前来。燕使韩范在后督促秦王发兵,先遣副使张纲还报燕王,使城中里应外合,夹击我等。

晋营诸将听了,无不失惊。

刘裕却大笑道:若果如此,我攻陷广固城就在这两日矣。

遂令部将引五百兵前往,截住张纲来路。部将领命而去,次日果然擒得张纲及随从数十人,前来回报刘裕。张纲惧死,请求饶命,表示愿降。

刘裕大喜,于是吩咐其带随从至广固城外,令其向城上守军喊话,并派人从后监视。

张纲引随从至于城下,骑马绕城大声呼喊:夏王刘勃勃大破秦军,今已围困长安,即将下之。秦王自顾不暇,不能发兵来救,我广固城无有外援矣。

慕容超在城上听得分明,恼怒异常,命令军士放箭。张纲大惧,于是引领随从退走。

广固守军闻说秦兵大败于刘勃勃,不能来救,于是军心大乱。慕容超半信半疑,遂使右仆射张华、中丞封恺再往长安,请求秦王发兵,以五百精骑送出城外。

刘裕早就料着燕王必复派人出城,在西门外等个正着,复将张华、封恺擒获。遂令张华、封恺写信给慕容超,劝说慕容超及早投降,休存幻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二人不得不从,修书已毕,请刘裕看过,使那五百护军送进城去。

慕容超见信,自知大事已去,亲修回书,使人至晋军大营送呈刘裕,表示愿意请和,求做晋国藩臣,双方以大岘为界;并进献骏马千匹,以通和好。

刘裕见是议和而非投降,于是不从。此后晋国江南增援部队接连而至,围城更紧。

燕国尚书张俊从长安回来,见不能进城,遂向刘裕投降,并献计道:燕人固守,是倚仗韩范,望得秦人救援。而张纲已降将军,故其所言燕军不甚相信。而韩范则与张纲大为不同,其在燕国既有声望,且又和秦王姚兴是旧日好友,燕人信之。将军不如修书引诱韩范,许以重利,韩范若被招降,则燕人必会绝望,自然弃城以降。

刘裕听从其议,遂表荐韩范为晋国散骑常侍,寄书以招引之。

韩范至于长安,本已说服姚兴,派大将姚强率一万步骑,随韩范来救广固。不料大军刚刚行出百余里,适逢刘勃勃大败秦军,姚兴急遣使把姚强追回长安,以御西夏之兵。

韩范见此情状,仰天长叹:此必是上天欲亡燕国也,我徒呼奈何!

碰巧这时刘裕信使到来,奉上劝降书。韩范明知回到广固亦无法进城,且必见罪燕王,万般无奈,只得随信使前来晋营,向刘裕投降。

刘裕问道:公欲立申包胥之功,却因何空手而回?

韩范答道:我世代承蒙燕主恩宠,故到秦庭痛泣求援,望能挽救燕国于祸难之中。适逢秦多变故,我赤诚不效,可谓天要灭燕,以助明公。古谓智者见机而动,我岂敢不来!

刘裕大笑,设宴款待。次日亲带韩范,绕城巡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