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6章 再破题 (第2页)

作者:肥鸟先行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我听说这些府学生和书院学子都嫌弃县学狭窄,不满海教谕合宿的要求,今日总是抓着县学生出题,不少县学生都不敢在校舍住了,我们这两日可要小心点。”

熊岳连忙说道:“可不是嘛,我今日进县学差点被一群书院学子拉去拷问,还好我说自己不是县学生员,那伙人才没拉我过去。”

陈朝源又说道:“要不然今晚就去我家住,明日再来上课?”

陈家距离县学也不近,而且县学门口水泄不通的样子,一来一去也浪费时间。

林清材反对说道:“明日还有早课,从陈兄家里赶过来怕是来不及,我们还是挤挤吧。”

苏泽也点头赞同,四人干脆挤在校舍里,开始交流这些日子读书的心得。

前苏泽科举已经突破了Lv4,如今他四书和四书集注都已经算是通读了,都是能考过童子试的水平。

只剩下选治的五经学完,估计就能刷到Lv5了。

作为有系统的挂逼,苏泽自然选择了五经中难度最高的春秋了。

这一次来县城,苏泽本来想要借阅县学的春秋抄写,却没想到遇到这样的事情。

陈朝源他们都是开蒙之后就蒙头自学的,虽然四书和集注的内容都记得了,但是他们都是死记硬背的,很多内容都是不求甚解,根本不知道书上真正的含义。

苏泽这个Lv4指导他们自然是绰绰有余,很快就从四人讨论学问,变成了三人向苏泽请教学问。

【研习经义,科举技能+1o,Lv4,3o4oo】

一个时辰过去了,苏泽看到系统跳出来的提示,更是觉得眼前这三位是上好的经验宝宝,更是认真的解答他们读书时候的疑惑。

“原来是这个意思啊!”

陈朝源一拍大腿,经过苏泽的解释,他终于掌握了这段经义的要义了。

苏泽又和他们讨论了一个时辰,当科举技能涨到4o4oo经验的时候,校舍外传来了喧哗声。

熊岳平日里读书就坐不住,听到外面声响更是坐不住了,将刚刚夹着尾巴做人的宗旨忘得一干二净。

熊岳站起来说道:“我出去打探一下!”

说完熊岳就推门出去,苏泽也被勾起了好奇心,放下手中的书说道:

“我们也去看看热闹?”

三人结伴出了校舍,只看到在校舍前的空上,几个读书人正在撸着袖子干着体力活儿。

他们将一根木头柱子插进了里,然后又将一个卷轴挂在了柱子上。

等到那几个读书人忙完了,一个年轻的公子哥走到了柱子边上。

陈朝源立刻说道:“那是沙县时行,是延平书院学子的领袖,宋之名臣裳之后。”

等等,裳?

苏泽很想上去问问,这位时行会不会《九阴真经》。

不过这位裳历史上确有其人,是南宋一代名臣,还有以为数学家和文学家。

裳著有《文图》,裳运用多年学习研究文学和星占学知识,结合自己反复观测星象的实践经验绘制而成的这幅图,全图共绘恒星144o颗。

而裳也是理学宗师,提出了“三才本性”

说,主张人三才合一,追求人感应的境界。

裳本来是巴蜀人,但是在做福建知州的时候将家族迁到了福建,后来裳在福建病逝,因为南宋战乱子孙就留在了延平府。

陈朝源用羡慕的语气说道:“这时行十五岁就考过了童子试,如今刚满二十岁,在延平书院中每次考核都功课第一,陈山长都说他下次必定中举!”

想到人家十五岁就考上了秀才,陈朝源更是觉得自己是废物。

儒学世家,少年登科,果然是主角待遇啊。

看着被众人围住的时行说道:“今日我们三校并住,也算是延平府一段佳话了,这是本人搜集的一道妙题,但是苦思了数月没有破题之法。”

说完时行挥挥手,有跟班拉动绳索,一枚官铸银元宝被吊上了木头柱子。

“我悬赏四十两银子,向诸位求一破题之法。”

看到银元宝,众人都惊叹于时行的出手阔绰。

不过苏泽只是冷冷的看着,这时行肯定是早就想好了答案,悬赏破题只是为了扬名。

等大家都答不出来,时行再恍然大悟“偶然”

想出答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