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拍案惊奇 (第2页)

作者:肥鸟先行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既然鸟铳队可以分成两列射击,为何不分成三列?”

苏泽也没想到林默珺竟然已经开始思考这样的问题了,她果然是个赋了得的军事才。

其实在拿破仑时代,关于步兵到底还二列还是三列,当时的欧6诸国都进行过探讨和研究。

三列轮流装填,肯定要比二列轮流装填射击射击频率更高,也就意味着火力更猛。

但是在后面的研究中,拿破仑就现了三列的作用很低,甚至会拖累整个队伍。

先是第三列射击的时候很容对第一列的士兵造成伤亡。

因为这年头鸟铳糟糕的稳定性,无论是炸膛还是提前扣,这种现象都会经常生。

不要小看人的慌乱程度,在朝不保夕的战场上,士兵犯错的概率要比普通人想象的高得多。

忘记使用通条,或者在使用通条装填的时候不小心扣扳机,这都是经常生的事情,而一旦在第三列生,就会对前列的士兵造成损伤。

而在行军的时候,两列士兵能够看清楚前方的道路,但是第三列的士兵就只能跌跌撞撞的盲目前进了,而在尸体凌乱高低不平的战场上,第三列士兵就很容跌倒。

听完了苏泽的解释,林默珺点点头,她其实也试过用三列方阵进行操练,结果也确实如同苏泽所说的,三列方阵前进很不稳定,第三排的士兵很容跌倒。

林默珺又问道:“鸟铳队最怕的就是被人突击,先生有没有好办法?”

作为一名军事才,林默珺看到了鸟铳的优点和威力之后,自然也在思考破敌的办法。

在她看来,鸟铳倒也不是不可战胜的。

装填度慢,如果能迅冲到鸟铳手面前,还是有很大机会击溃鸟铳队的。

和黑山贼这种纪律性差的土匪战斗自然没问题,但是倭寇本身就擅长突进攻击,若是被手持倭刀的倭寇突进,鸟铳队就很难继续维持阵型了。

苏泽点点头,林默珺的思考非常正确,不过苏泽也想好了应对的方法。

“这就是我下一阶段的训练内容了。”

苏泽掏出一本小册子递给林默珺,林默珺打开一看,“刺刀操练方案”

映入眼帘。

“刺刀?”

林默珺疑惑的说道:“刺刀不是打完了弹药再使用的嘛?”

苏泽这才想起来,其实鸟铳也是有刺刀的。

只不过鸟铳的刺刀和后世步枪的刺刀不同,鸟铳的刺刀是插进枪膛里的。

因为要插进枪膛里,所以鸟铳的刺刀基本上是作为最后的战斗手段,也就是在子弹药火用完了之后,上去拼命用的。

不过苏泽改良的刺刀,是套在鸟铳枪管上的,这也就意味着可以装备着后,依然可以进行射击。

林默珺眼睛一亮,如果鸟铳手装备了刺刀,那不就成了长枪兵了吗?

那样就不害怕倭寇的突进战术了!

林默珺笑嘻嘻的拿着《刺刀操练方案》离开,苏泽又有了的思考。

苏泽之前不拿出刺刀来,原因是刺刀并没有想象中的这么有用。

刺刀其实出现的很早,因为欧6最早的火枪是配合长枪手一起使用的,在长枪手被淘汰之后,给火枪手装刺刀就成了很自然的选择。

当时俄国的军队普遍喜欢使用刺刀,俄国将领苏沃洛夫有一句名言,“刺刀是好汉,子弹是笨蛋”

,当时的俄军更喜欢刺刀冲击。

可是事实上并非如此,刺刀在成熟的热武器战场上,作用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拿破仑就曾经统计过受伤的士兵,98%的士兵都是被子弹所伤的,只有2%的士兵是被刺刀所伤。

所以从这个时候开始,拿破仑主动取消了横队火枪手中的刺刀,而专门成立刺刀纵队,主要作用也不是杀敌,而是冲进去打击敌军的士气。

可是兵法是死的,人是活的。

拿破仑战争时期,已经是热武器对轰的时代了,但是如今却不是。

对付喜欢使用突击战术的倭人来说,刺刀是相当不错的防御战术。

刺刀冲锋也是打击对方士气的很好手段,苏泽现自己犯了书本经验主义的错误,制定战术还是要因制宜的。

西方战场上平原会战比较多,演化出大量的列阵作战,到了近代更是诞生了闪电机动作战的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