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该中 (第2页)

作者:于中悦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沈白的眼睛瞧来,见张破厄仪表不凡,便邀了同坐,聊了几句,倒也投缘,张破厄叫小厮取点心来,猪油饺子,鹅肉烧麦,软香糕一样都上了一份。

沈白道“仙期,如今见了这样的好朋友,不可无诗。我们即席分韵,何如?”

这柳仙期点头,张破厄却笑道“这是而今诗社的俗套,依照我看来,便是太白、子美相遇,也以清谈为妙。”

“这位兄台既说会测字,那我也便测个字罢了。”

说着用茶水将手指沾了,在桌上写了一个“立”

字。

张破厄看罢,双手作揖道“我在这里先恭喜了,阁下这次乡试必然高中。”

“怎么个说法?”

沈白头伸向张破厄这边。

“‘立’字旁边有个人,岂不是就是得‘位’了?”

“那就承兄台吉言了。”

三人笑语了一会儿,晕晕乎乎的,不觉东方月上,天空如同琉璃。万籁俱静,沈白回家看着天上的星宿。

乡试时间分作三场,第一场八月九日,第二场八月十二日,第三场八月十五日。考完后,过十来天便放榜。

八月九日开考,但凌晨时候便开始点名,所以八月八日的夜晚时分刘沈白便出了门,书童提着考篮跟随在身后,往贡院去。

四更时分,考生在龙门前等候军士点名、验身、搜检。

全部人都要披头散、光着脚接受军士的搜身检查,以防有人夹带作弊。

乡试分为三场,第一场是经义。第二场是应用,第三场是时策,而其中第一场经义是最为重要,只要第一场能考出彩了,后两场再烂,也能中举。

当然,神京这样一个内卷度比较高的地方,可就说不准了。

考题这样多,考生这样多,考官相对总是少的,因此有人总结了考试的规律,有道是,三场重场,场重四书。

考题不久了下来,第一场要做的题目有七道,其中四书题又三道,五经题有四道。四三五四,之前沈白也模拟过不知几次了,这三道四书题是全部考生都一样的,而四道五经题则是让考生根据自己所治的经典,从二十道题目里选择四道作答,如果选错了,至少问一个眼瞎的罪过。

沈白选的是《诗经》,一连看了七道题目,思索完毕,开始答题。答题时间只有一个白天,黄昏之前就要交卷。

八股文相当不好做,格式要对,平仄也要对,但对他这样的才子来说,写文章就和喝水一样。

考完,沈白神情气爽,觉得功名要得了,回头看那些同场考生,有小的,有老的,有獐头鼠目的,有衣冠齐楚的,还有衣服破烂的,有精神萎靡的,也有垂头丧气的,还有晕晕乎乎的,一一看在了眼里,因为自信能高中,故而沈白一直没有娶妻,家里也不曾娶妾,女人倒是不缺的,常有青楼女子给他倒贴财色。

此时只是不敢放纵。

十一日晚上又去贡院,似曾相似燕归来,又是被点名、搜身、搜检。到了八月十五日,沈白走出考场,这乡试总算考完,只等待出结果。

沈白坐在庭院里,东边的山上正推出月亮来,照得天空十分明亮。沈白看着天上的魁星。

北直隶的考生四千多位,乡试只录取一百人。

他想着放榜之日,该有几入狂笑,几人痛哭?

而他又是喜是悲?

喜欢红楼什么?我是皇帝?请大家收藏红楼什么?我是皇帝?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