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页 (第1页)

作者:苏景闲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这是什么?”

  “公子,东西是张召送来的。”

  张召?

  谢琢一怔,小心拆开,现里面装着的是……糖。

  指尖轻颤,许久,谢琢才哑着嗓音,问得迟疑:“他……有没有说什么?”

  “说了。”

葛武一字不差地复述,“他说,我家侯爷听说糖吃多了会牙疼,特意给谢侍读买了一大包,让谢侍读一定要一颗一颗全部吃完,然后牙疼得半夜睡不着觉!”

  第27章第二十七万里

  圣旨一下来,大理寺和刑部的官员忙得是焦头烂额。有人还说,你往街边的茶肆一坐,盯着街上的人看,走得最快、脚不沾地的,不是刑部和大理寺的官员,就是这两处的差役。

  在大理寺和刑部上上下下齐齐熬了几个昼夜后,一份极为详细的折子递到了咸宁帝的手里,删繁就简,毫无修辞,只陈述事实、结论和罪名,依然用了不止两万字。折子最末尾,则是经手此次案件调查和审理的所有官员的押字。

  文远侯罗常父子一案,生、收押、审理都极为迅,主要是因为,他们依附的大皇子,恰好就是这次事件中的受害者,因此,从头到尾,无朋党敢伸手捞上一捞,或者故意拖延时间、阻碍审讯,甚至在咸宁帝面前说上几句好话。

  整个折子将罗常父子的罪名条分缕析,包括各个事件中牵扯到哪些人,也都罗列得清晰明了。

  咸宁帝将这份折子拿在手里,看了很久才放下,沉吟道:“文远侯一案,罗常父子罪大恶极,但不宜牵连太广,以免朝廷震荡。”

  候在殿中的刑部尚书、大理寺卿以及轮值的谢琢都听得很明白,咸宁帝这是为此次判决划定了范围——

  主犯之罪,罪无可赦,但其它情节不严重的从犯,罚俸、贬官就足矣。

  “朕与老大,竟都被罗常父子蒙蔽了这么多年!”

  这就是完全将大皇子干干净净地摘了出来。

  一切恶事,都是罗常父子擅自所为,与大皇子李忱毫无关系。

  在折子上详细勾画批注后,咸宁帝又温和道:“诸卿都辛苦了。此番整肃风气,还朝廷上下清明,是诸位之功!”

  刑部尚书和大理寺卿赶紧俯身:“谢陛下,这些都是我等职责所在。”

  “嗯,回去好好睡个整觉吧,歇息歇息。”

咸宁帝又点名道,“延龄。”

  谢琢起身:“臣在。”

  咸宁帝示意候在一旁的高公公将折子拿给谢琢:“罗常父子最后这道诏书,就由你来草拟。”

  “臣遵命。”

  刑部尚书和大理寺卿不由暗暗对视一眼。

  看来传言不假,这谢侍读确实深得陛下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