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页 (第1页)

作者:苏景闲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内已将帝登基后改元的备选都递了上来,虽然年号还没完全定下,但谢琢还是事先将改元的诏书草拟了两遍。

  一个上午过去,谢琢算了算,他竟拟了不下十道诏令。

  6骁看着心疼,背对着门挡住谢琢的身形,轻轻帮他揉按起手腕来:“阿瓷可疼?要不要给你吹一吹?”

  谢琢眼里溢出笑意:“是你自己想吹吧?”

  6骁不答,见没人注意他们,飞快地托起谢琢的手腕,蜻蜓点水一样亲了亲,理直气壮:“不想吹,想亲。”

  李恪提着朱,瞥见这一幕,觉得真是奇异。

  在凌北战场上,6骁完全担得起“少将军”

这个称呼,行军布阵颇为高妙,每在阵中,必会身先士卒,来去如疾风电火。扎营时,随便往旌旗下一站,就如一杆不折的银槍,令人心安。

  可在谢侍读面前,6骁似乎不再是统帅千军的“少将军”

,也不是站在他身后的“6二公子”

或者“武宁候”

,就只是“6骁”

而已。

  莫名地,李恪生出了些许羡慕。

  天色黑尽,谢琢和6骁一同乘马车去了千秋馆。

  往里走时,谢琢问起:“沈世子怎么没有一起回来?”

  “凌北饮食虽不如洛京精细,但很有特色,阿蠢特别喜欢吃那边的牛肉汤。他一听我们要快马赶回洛京,立刻去求我爹再收留他一段时日,说他之前在来凌北的路上,骨头被垫散了,现在还没长好,实在受不住长途跋涉,其实就是牛肉汤还没有喝够。”

  6骁走到哪里都要牵着谢琢的手,像是要把前四个月缺的都补回来。

  谢琢想起在许三娘那里,沈愚听说要以最快的度赶去凌北报信时,手中筷子都惊掉了的情景。

  千秋馆里间,宋大夫正在整理医案,见谢琢进来,眼神一亮:“我将炎心草减至三钱,另外加进了勿寒子,你试试这药方的效用如何!”

  谢琢坐下后,将手腕递过去。6骁站在旁边,又担心起来——即使从信中已经知道谢琢身体已经好了许多,可这种心情依然抑制不住。

  他想,他虽然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做好了马革裹尸的准备,但如今有了阿瓷,他便不禁贪求,和阿瓷在一起的时间能久一点,再久一点,莫要分离才好。

  半晌后,宋大夫收回搭脉的手:“较上次过来时,又好些了。”

他朝6骁笑道,“6小侯爷从凌北送来的那些草药,有几种效果都不错。如今已入秋,若公子今年冬天再不犯寒疾,那病邪尽除便真的可期了。”

  三日后,李恪登基,改年号为“征和”

,有“征伐四夷而天下和平”

之意,又尊嫡母皇后为慈圣皇太后,生母贤妃为惠圣皇太后。慈圣皇太后将宫务交接后,逐渐深居简出,少有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