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家世来历 (第1页)

作者:有妖入梦来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队伍北上,行军并不缓慢。

李云义用兵,一直讲的是兵贵神。哪怕全员步兵,他也要求他们正军纪,将未来一日所食用的干粮,清水下到每一个人手中。

随后又分出二百健汉,要他们运输帐篷,釜这类的器具。

一切从简,不断轮换运输队伍,足以让这一支由俘虏组成的队伍,短短时间便焕然一新。

李云义打着哈欠,他身体本就羸弱,现在也是乏的紧了,只能命人将自己绑在马背上,免得稍有不慎,便再度死去。

左承祖忧心忡忡,同样困倦,便也将自己绑上战马,在行军路上补充体力。

崔琰是三人当中的例外,他目光炯炯,看着在士卒约束下,逐渐变得整齐的队伍,啧啧称奇。

时间流逝,午时之前,他本来看的乏了,想要歇息一下眼睛的时候,却见到李云义麾下的青州义军,却是从队伍当中分出百人,合并百余俘虏,更换一批人,一同推动运输物资的大车。

这叫他嘴巴张开,一时失语。

在他看来,俘虏是不安定因素,虽为大汉百姓,却应该提防。叫他们押送物资,被青州义军看管,合情合理。

可偏偏,李云义却让负担一点不少的汉军,与俘虏一样,运输物资。。。。。。

早在黔陬城中,他已经意识到自己跟李云义之间隔阂并不大。现在李云义一视同仁的态度,直叫他红了脸颊,恨不得找个缝隙钻进去。

他本以为李云义才是不体恤小民之人,会将小民送上战场,让他们尸骨无存。

现在看来,自己才是心中有所成见,歧视黄巾俘虏的人。

他大感惭愧,胡思乱想间,数十里的路程已经走完。

李云义一声令下,自有人从河边取水,砍柴,忙着烧水。

以百人为单位俘虏,军士也纷纷寻了阴凉之处,将背上的口粮放在地上,歇息起来。

“左大人,这样一来,行军是否慢了一些?”

李云义由亲卫搀扶着,从马背上下来,一面舒缓筋骨,一面说道。

左承祖也是一般,浑身都颠的生疼。

“不慢,昔日魏武卒也不过如此。”

他听到李云义提问,已经意识到自己错的太多,并非是那一军都是北海兵那样的废物。

将近两千人的队伍,平均一个时辰能够在官道上面行走将近十里路,这对于后世来说,一个小孩子也能走下来。

可对于行军士卒而言,一个时辰三四里都是常有的事情,能行十里的都是精锐当中的精锐。

魏武卒?李云义嘴角抽搐,别人能够半天行军百里,自己一早上走不到三十里,这叫不过如此?

这是拼多多版本的魏武卒吧?

不过他自己也颇为满意了。魏武卒所在的魏国并非是大国,数百里距离,对他们而言已经是极限。

而对青州义军而言,数百里的距离,同样是极限。

没有正规训练,没有高昂的赏赐。青州义军至今都建立在李云义的个人威望之上。

可以说,没有李云义,整个青州义军会立马分崩离析。

说到底,在东汉末年,强军数不胜数,但能够跟魏武卒这类的职业兵,相比的却少之又少。

哪怕李云义老祖先李牧所率领的赵国骑兵,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兵。

终结战国的秦国,更不是玩的职业兵,而是全民预备役。

“还差得远,等有朝一日,我训练出我家先祖所说的赵国雄兵,你就知道什么叫精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