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听调不听宣 (第1页)

作者:有妖入梦来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王烈笑骂了一句后,渐渐收敛了脸上的笑意,看向李云义正色道:“不过话虽如此,老夫还是建议使君,答应了朝廷的诏书。”

李云义闻言一愣,随后略微有些诧异的问道:“彦方公何出此言?”

他原本以为王烈在前世能够几次三番的拒绝曹老板的征辟,是颇具文人气节的儒士名士。

没想到换成董卓这样的国贼把持朝廷后,王烈就有些屈服了?

可李云义一琢磨,又觉得自己的判断有失偏颇。

对方若是真想抱董卓的大腿,刚才马日磾还在时为什么不一口答应下来,非要等对方走了,再和自己私底下谈论此事?

果然,王烈一看李云义突然不说话了,连神色也有些不对劲后,就知道对方误会了,他连忙笑道:“等老夫将话说完了,使君再做判断,可行?”

李云义微微点头,也不做作,直接拱手回道:“云义洗耳恭听。”

于是二人从中堂折返,来到了李云义的书房,相顾无言的坐下后,王烈抚须笑道:“使君从未举孝廉过,可对?”

孝廉,即孝子廉吏。

举孝察廉原为察举二科,自汉武帝元光元年开始,便命令下方郡国各举孝廉数人,即举孝举廉各一人。

在两汉通常的情况下,孝廉则往往连称而混同为一科。

孝廉一科,在汉代属于清流之目,为官吏晋升的正途,汉武帝以后,迄于东汉末年,不少名公巨卿都是孝廉出身,对汉代政治影响很大。

这也是为什么马日磾在得知现在北海郡代署太守,是李云义这种连举孝廉都没有过的毛头小子后,会如此吃惊了。

李云义虽然有些疑惑王烈为什么要旧事重提,经过月余的相处,对方就算对自己不是了如指掌,应该也了解到了基本情况吧?

想到这,李云义摊了摊手,一脸无辜道:“彦方公你不是不知道,云义出身朱虚李家,本是当地的地主豪强,家族中连正经传家的四书五经都没有,又怎会有朝中大吏举荐云义呢?”

在知识典籍被士族世家牢牢掌握的当下,别说是普通老百姓了,就连一些地主豪强想要读书识字,都不是易事。

这也就造成了比后世两晋九品中正制还要可怕的结果,但凡能够担当主簿县令以上官吏的文人,就没有几个出身于寒门!

所以李云义对于王烈马日磾这样出身于士族世家,说话有些站着不腰疼的样子,内心深处十分鄙夷。

只是让李云义没想到的是,王烈却摆了摆手,有些轻描淡写道:“若是以前倒有些难办了,可眼下恰逢乱世之始,朝中都已经被董贼窃据了,那些举孝廉过的朝中大员,还不是昧着良心在替董贼办事?示君王为无物!”

“彦方公,您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

李云义顿时迷糊了。

这绕来绕去,到底他该不该举孝廉?

王烈见状李云义有些不耐烦了,便也不再绕圈子,直截了当道:“孔相应该不是自己生病不理北海郡政务,而是‘被迫’生病吧?”

王烈将被迫二字咬的很用力,眼神之中不免带上了几分凌厉。

李云义沉默了片刻,轻笑道:“彦方公说笑了,这世上还有人能够胁迫孔相称病不见外客?”

“您若是还有疑惑,云义可以带您去见孔相一面。”

李云义甚至怕王烈不相信自己所言,还放出了一个大招。

这下倒是让王烈动容了,他沉吟了良久,许是在内心深处天人交战,最终他叹了口气道:“老夫不是不相信使君,相反,使君若是真能做到那一步,老夫反而对使君更加敬佩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