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页 (第1页)

作者:迪巴拉爵士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人渣藤来了。

  “好肥的羊。”

李元婴有些馋,“要不……烤来吃?”

  “不不不!”

尉迟循毓一脸专家模样,“滕王此言大谬,这等肥羊当水煮。”

  二人开始争执。

  “这是我的羊。”

  二人讪讪的,贾平安淡淡的道:“有话就说,寻什么借口?”

  李元婴看着贾平安,见他神色平静,压根看不出半点得意,不禁暗赞。

  “先生那话却有失偏颇。”

  “什么话?”

贾平安露出了狰狞的面孔,“若是诽谤,回头就让你二人抄写经文百篇。”

  李元婴干笑了一下,“先生,农户种地,商人行商,工匠做工,官员治理天下,帝王统御天下……这是天道。”

  尉迟循毓一改傻大黑粗的蠢样,很认真的道:“先生,若是没有世家门阀,这个天下将会大乱。”

  贾平安的那番话已经开始酵了。

  这两个还算是不错,至少知晓来劝诫。

  “我知道。”

  黄巢起义为何惨淡收场?

  李自成起义为何惨淡收场?

  就是因为麾下没有人才。

  看看那些成事的……

  李渊有世家门阀作为后盾,人才多如繁星。

  赵匡胤陈桥兵变,完整的接收了一整套班子。

  到了大明开国,太祖皇帝从底层爬起来,一步步的逆袭,少不得他对人才的重视,以及不断修改造反的主旨,用以吸引人才来投。

  李自成造反失败,和他的口号是息息相关的。

  ——吃特娘,穿特娘,闯王来了不纳粮。

  这不是要重建王朝的模样,更像是流寇的作风。吃了一处去另一处,就和蝗虫般的,所过之处一片荒芜。这样的势力谁会去投奔?谁会真心实意的为他出谋划策?

  但要说没有世家门阀天下会大乱,至少目前为止这话没错。

  世家门阀出人才,因为他们拥有天下最好的教育环境,家学渊博。而此刻科举式微,不能源源不断的为大唐提供人才。

  所以这一切的根源就在于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上。

  人才培养的路子多了,这个大唐才会更加稳健。

  而科举就是完成这一逆袭的关键因素。

  李治对科举重视不够,但武媚掌权后,却对科举分外的看重,目的就是想拓宽人才的来源,削弱世家门阀的影响力。

  贾平安心中明悟,对历史上李治和武媚的那些举措多了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