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激战mv > 第194章 法俄同盟

第194章 法俄同盟 (第1页)

作者:琳琅岁玥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在如今欧洲大6上出现的变局,要源自德国对外政策的改变。

原本在第二帝国建立之后,其掌舵人俾斯麦所奉行的外交核心是,孤立法国,同时不让德国被孤立。

为此,他利用了近十年的时间,为德国建立起了一套,庞大而又复杂的同盟体系。以错综的国际关系,将德国缜密的保护了起来。

俾斯麦的结盟战略,要目的是为了对抗仇视德国的法国,并且防止出现一个与德国敌对的同盟,至少也要消除掉对法开战后的后顾之忧。

为此,他最先促成了“三皇同盟”

,即德皇、沙皇和奥皇领导下的,三个帝国间的结盟。

在这当中,将奥匈拉入同盟,主要是为了稀释强大的沙俄的影响,而做出的考虑。

但是由于沙俄过于的强大,以及其扩张成性而带来的不稳定因素,让俾斯麦不得不对其进行更多的防范。

于是,他又组织起了,旨在共同防御沙俄的“德奥同盟”

,并利用这个盟约牢牢的拉拢住奥匈帝国。

后来,为了保障奥匈南方的安全,俾斯麦又接纳了意大利加入了德奥同盟,最终形成了“三国同盟”

,即日后的“同盟国集团”

的雏形。

而随着列强之间,在巴尔干半岛的竞争加剧,沙俄与奥匈之间产生了尖锐的难以弥合的矛盾。

虽然身处域外,但为了防止被可能出现的俄奥冲突拖入战端,同时也是为了安抚和拉拢沙俄,防止其与法国结盟,俾斯麦又主导了德俄之间签署了《再保险条约》。

当俾斯麦领导德国,完成了上述以及其他结盟活动之后,这套系统工程令德国既获得了安全的周边环境,又抵消掉了盟约为其带来的限制和负担。

而且他也并没有就此止步,还不断的致力于拉拢更具影响力的盟友,比如英国。

两国之间也几度接近到只差“临门一脚”

,直到英国自由党内阁上台以后,逐渐关上了对德国的大门。

又在威廉二世执着于“大海军”

和“世界政策”

之后,两国最终走向了对立。

俾斯麦的外交政策虽然有效,但过于复杂,除了他这样的老手外,别人很难复刻。且在外人看来,其各项政策之间矛盾重重,难以理解。

而当这位老舵手,黯然退出了德国政坛以后,他原有的那套结盟政策也被迅的抛弃。

德国的新任执掌者威廉二世,更喜欢采用简单且又任性的外交手段。

当德俄《再保险条约》到期时,尽管沙俄表达出了强烈的续签愿望,甚至不惜做出巨大的让步,但德方却阴差阳错的屡番拒绝。

对于德国而言,这么重要的盟约没能得到重视,必将为其带来严重的恶果。

若究其原因,恐怕是俾斯麦的外交思路不能为继任者所理解,也要占很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