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公主 (第1页)

作者:寒江钓客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当天上最后一抹霞光暗淡下来的时候,刘景仁还没有回去的意思,他让里正带着挨家走访那些被占去土地的佃户。他的身后跟着一辆大车,车上装着一袋袋已经盛好的小米,两个佃农拉着车,后面跟着一群脏兮兮的孩子。孩子们一边走一边吆喝,他们没有见过这样的情景,官老爷给低贱的佃户送米?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小河村家家都是佃户,他们租佃的是皇家的地,什么时候让他们种?什么时候不让他们种,还真没有他们言的余地,好在皇上恩德,地租比宛平县的低一成。村里人农忙种地,农闲到京城帮工,日子倒也还过得去。

村巷刚刚能过去两辆车,两边是低矮的石垒墙,院子都不大,正房也都是北直隶常见的半边房,家家户户屋子里的灯都已经点起来了,暗淡而又温暖的菜油灯的光亮透过窗户泄出来,实在照不了多远。

刘景仁走进院子,手里拿着一袋小米,撩起门帘,看到一个戴着蓝色土布头帕的大婶正靠在灯下艰难地缝补着挂破的衣裳,两个半大小子站在脚地上,其中一个披着半截褥子光着胳膊啃一块糜子面馍馍。刘景仁的到来,显然打破了这个温馨的画面,两个小子瞪着眼珠子身子在往后缩,大婶也停下手里的活计。

“忙着呢。”

刘景仁招呼着走进屋子,把一袋小米放在炕沿上,从脚地上拉过一个板凳坐下。

刘景仁的到来让这位大婶吃了一惊,她赶忙放下衣裳张罗着取碗倒水,这时里正也掀起门帘走进来,“不忙!不忙!这是后军都督府的刘经历,来看望看望大家!”

里正也没有经历过这个阵仗,只能按着刘景仁的意思照葫芦画瓢。

大婶倒了一碗水,放到刘景仁身边的凳子上,刘景仁端起来喝了一口,水是凉的,碗是打了一个霍儿的粗瓷碗,他又喝了一口,放下碗。屋子并不大,紧靠着窗户的是炕,后边一节空地放着织布车、纺车、米缸等杂物,布织了一半,用一支木梭绞着放在织车旁边的横板上,显然这是一个男耕女织的传统家庭。

里正看到刘景仁并没有要走的意思,也拉个板凳在脚地上坐下来,刘景仁把那个八九岁的小子抱起来放在自己的腿上,从口袋里掏出一根芝麻糖递到这个显然有些局促的小家伙手上,另一个披着褥子煨在里正身边的小子眼光立刻火辣辣的望过来,刘景仁又从口袋里取出一根芝麻糖,指了指那个大一点的小家伙让里正递过去。

门帘又掀开了,一个高大的身影走进来,“官义叔,你来了。”

一个个子高大红色脸膛的年轻汉子走进来,“怪脸,你来的正好,后军都督府的刘经历看望你来了。”

“看望我做什么,地已经交上去了,我也没有占皇家的便宜。”

汉子走进来,坐在炕沿上,脸色有些阴沉,缓缓的说。

“你这小子怎么说的话?”

里正急忙阻止,刚挪到织车上的女人赶忙走过来,坐在炕的另一边。

“官义叔别怪!

刚开春就交了地,年内到哪里能找到地种,如今人多地少,想课地不容易。怪脸心里焦急,说话没个高低,您别见怪!”

说这话的时候,那女人一双眼睛亮亮的盯着刘景仁。

“你家种着多少亩地?”

刘景仁问。

“佃着皇家3o亩地,4成的课子,春夏两茬收成,也仅够糊弄个肚子罢了。”

那汉子阴着脸声音低沉。

“你农闲的时候没有寻个活计?”

刘景仁又问道。

“会个木匠的手艺,三天半两晃晌,寻摸不了几个钱。”

那汉子的话有点沮丧。

“焦炭厂可以给你们家一个工匠的名额,你也不用跑到宛平找地种,你看可好?”

刘景仁缓缓说道。

“进焦炭厂当工匠?”

那汉子脸上有些犹豫。

“行!怪脸有把子力气,只要你们不嫌弃,就让他进焦炭厂当工匠。”

那妇人满脸喜色,离油灯近了,刘景仁才现在土蓝色的帕子下面是一张年轻的女人的脸。

“你的意思呢?”

刘景仁盯着那汉子的脸问道。

“行,我愿意当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