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一个人的战争书籍 > 第203章 大宁书院 3

第203章 大宁书院 3 (第1页)

作者:寒江钓客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二曲先生(明末清初哲学家李颙)客气了,小子见识浅陋,正要就教于方家,先生的《学髓》字字珠玑,小子时常研读,早已铭记于心。

“哀莫大于心死,而形死次之。顺此生机,方是活人。日充月着,完其分量,方是人中之人。立人、达人,转相觉导,由一人以至于千万人,由一方以至于千万方,使生机在在流贯,便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今先生远道而来,小子岂可藏私。”

刘景仁转过身,恭恭敬敬行了一礼,然后昂阔步走上讲台。

“《大学》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说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好的德行,在于使百姓成为新人,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今天,大宁书院成立,其宗旨亦在新民,在止于至善。那么如何新民,如何止于至善呢?大宁书院的立足点就在于穷究物理,经世致用。

既说到穷究物理,最重要的就是实证,下面就是一个实证。”

刘景仁说到这里,从椭圆形的讲桌下面取出两件器物来。

“东晋葛稚川(药物学家葛洪)将我们呼吸的空气分为阴阳二气,以为阴阳二气乃万物之宗,由此看来,空气实在是万物之始。那么空气有力呢?今天我们就测量一下空气的力。”

刘景仁的话,一下吸引了众人的眼光,空气有力?那么空气力有多大吗?如果空气有力,人还能好好的生活在空气中吗?

他左手拿出的是一个半尺见方的琉璃盘,盘子是透明的,带着一层淡淡的绿色。右手拿的是一根琉璃管,一端封了口,虽然也是透明的,但依然带着一层淡淡的绿色。

这是刘景仁在琉璃厂定制的最好的琉璃了。

他拿起来翻来覆去的让大家看了看,盘子和琉璃管都是中空的。

他又拿出两瓶水银,一瓶倒在盘子里,水银淹没了盘底,又慢慢浸上来,漫到盘壁半腰的高度,另一瓶水银拧开,给琉璃管中倒了多一半。

他用手指捂住琉璃口,倒置放到琉璃盘的水银中,然后把手指放开。

琉璃管中的水银柱下降了一点,然后停住了。

众人睁大眼睛,现琉璃管中的水银柱的水平面明显高于盘中的水银平面。

“这个试验,只要在同一高度,我指的是同一海平面高度,无论你放到什么地方,管中的水平面高度都会高出外面76o毫水银高度。”

刘景仁说完,转过身在黑板上画出了试验的示意图。

刘景仁又叫傅山的一个学生,在讲台下的桌子上做了两次试验。

是的,果真如此!

“那么,为什么琉璃管中的水银柱会高出76o毫的水银高度呢?”

刘景仁在琉璃盘的水银表面上,画上许多的箭头,然后指着箭头说,“这是因为大气向水银表面施加了压力,这个压力和76o毫水银柱的重量相等,从而使水银柱始终保持这一高度,因为这种压力是普遍存在的,我们把这种压力叫做大气压。”

刘景仁想了想,在黑板上写道一个大气压等于76o毫米汞柱。

众人都愣住了——空气有压力?

“不对吧?如果空气有压力,那地上的人不都压扁了吗?”

指挥使吴威皱起了眉头。

“空气有压力,人生活在空气中,为什么没有压扁呢?”

刘景仁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人形,外面画上压迫的箭头,然后又重复了这个问题。

“实际上很简单。”

刘景仁然后在人形的脑袋上添了一张嘴,画成一圈吸气的短线,说“人从口鼻中不断吸进大气,人体内对外也有一个大气压,两者互相抵消,人自然是感觉不到大气压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