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楼船对5 (第2页)

作者:半佛海狸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才能打断我们这个文明昂扬向上的势头,转而向下面对之后接近千年的黑暗!”

他说着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言语间透着胸中激荡,可听得对面的虞允文确实满头雾水。

“那时我年少轻狂,总觉得若是换自己来此一世,随便如何都能做得比如今的官家、相公更好!

可真的到了,我才现在这样一个处处被掣肘的时代里,要想做成事情有多难。我想要的不是替怯懦的赵氏守住大宋这半壁河山,我要的是北定中原!

是犁庭扫穴、封狼居胥!

你说,以如今这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大宋,可做得到?”

什么北定中原?什么犁庭扫穴、封狼居胥!

若非这位参议说话一直是这样跳跃,虞小公子甚至觉得他可能得了失心疯了。

有宋一朝,打个西夏都费尽力气,几乎被金人击灭的辽国都有耶律大石和萧干这样的末世双璧将大宋最精锐的野战集团按在白沟河边来回摩擦。这种文官集团把持下、强干弱枝的军事体制,怎么可能养出卫青、霍去病式的人物!

除非谋反——

“参议若是一意孤行,恕彬甫再难跟从!”

虞允文想了好久,终于咬着牙说出这句话。他刚刚可是见过这位公子的马上功夫,对上女真铁骑都不带畏惧的!

自己这时候知道了他心底最隐秘的那么些许想法,会不会被这杀伐果决的顾参议给一刀砍了,然后扔到汴河里去喂鱼?

不过好在这位顾参议只是上上下下打量着他,没有动怒,甚至声音里还带着点不屑和笑意:“彬甫,你记住。反或不反这注定残破的大宋,于我来说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来此一世,我只是要将这腐朽的乾坤颠倒过来,挽此天倾!”

他说着忽然推开窗,盯着北边落雪漫天的黑暗天空,目光如电,仿佛要刺破那笼罩在汴京城头的阴霾一样。

“大宋治世百年,号称官家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我知这世上还有许多像你一样的人,对这朝廷、对赵宋还未死心。所以,若是打着这煌煌大宋的旗号,能让我驱逐女真,恢复中原,我便捏着鼻子去做这大宋的忠臣良将;可若是这朝廷……那么我便是做了王莽、曹操,又待如何!”

“可是参议,上次女真围城,不久便北返;这一次公子何以言之凿凿,认为他们要灭我大宋?”

“我就是知道!”

两个人一句赶似一句,说到最后这位顾参议应是不想再和他纠缠下去。他将酒杯重重放在案上,而后似乎是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又放缓了语气,拍了拍面前的少年,说:“彬甫——我比你更知这宋史的心酸!

所以我不求你能理解,可若真有一日,历史如我所言……我只是希望你能信我、助我,让这天下不至于有那么多的‘遗民泪尽胡尘里’的悲哀,也不再有‘弦断有谁听’的遗憾。”

……

注:

1、虞允文(111o年12月14日-1174年7月18日),字彬甫。隆州仁寿县(今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人。南宋初年名臣,唐朝名臣虞世南之后。

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虞允文登进士第。累官中书舍人、直学士院。他在出使金国时,见其大举运粮造船,便在回朝后请宋廷加强防御。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以参谋军事犒师于采石,指挥三军大破南侵的金帝完颜亮,使“宋事转危为安”

2、遗民泪尽胡尘里:取自6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3、取自岳飞另一词作《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